特别感谢 Abdelhamid Bakhta 和 Paul Dylan-Ennis 的反馈和讨论。
在我最近关于以太坊一层和二层扩展差异的文章中,我大致得出的结论是,这两种方法最重要的区别不在技术上,而在于组织(在“产业组织”领域中使用这个词的意义上):关键不是可以构建什么,而是由于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以及这如何影响人们的激励和行动能力,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特别是,一个以二层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在本质上更加多元化,自然地导致了在扩展、虚拟机设计和其他技术特性方面的多样化。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强调的一个关键观点是:
因为以太坊是一个以二层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你可以自由地建立一个具有独特特征的子生态系统,并同时成为更大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这不仅在技术上是真实的,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区块链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做出独特的折衷方案,它们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在以太坊和以太经典分道扬镳的第二天,这两个区块链在技术上完全相同。但在文化上它们截然不同,这一事实帮助塑造了两个链在八年后的不同关注点、用户群体甚至技术栈。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以太坊和比特币:起初,以太坊大致上是“具有智能合约的比特币”,但这些差异的集合在十年后发展成了更为深刻的东西。
2017年,Kevin Pham发表了一条旧推文,比较了当时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文化。自那时以来,两者的文化都在不断演变:我们见证了“激光眼睛”运动的兴起和衰落(同时也见证了像Ordinals这样的运动的兴起),我们看到以太坊成为了以二层为中心,同时两者也变得更加主流。但这两者仍然保持不同,而且最好保持这种差异。
文化决定了谁会被一个生态系统所吸引,谁会被排斥。它影响人们的行动动机和可行动作的种类。文化还决定了什么被视为合法 - 不论是在协议设计层面,还是在生态系统和应用层面。
一个区块链文化对影响深远的几个重要领域包括:
如果你真的重视区块链保持去中心化,甚至不惜速度的代价,那么你需要关注的不仅是现今技术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的表现,还包括文化对这些目标的价值认同程度。如果一个区块链的文化不重视好奇心和对新技术的开放性,那么它可能会在去中心化和速度上失败,因为它未能采用像 ZK-SNARKs 这样能够同时提升两者的新技术。如果一个区块链公众认知为“赌场链”,而非其他用途,那么非赌场应用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即使是非金钱动机的核心协议开发者和研究人员也会更难吸引。文化至关重要,因为文化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几乎所有其他方面的发展。
以太坊开发者互操作性,2024年5月,肯尼亚。以太坊的核心研究与开发生态系统是以太坊的一个子文化,尽管它在本身也非常多样化,并存在着相当大的内部分歧。
研究人员保罗·迪伦-恩尼斯(Paul Dylan-Ennis)花费了大量时间探索和理解以太坊的子文化。他认为以太坊的主要三个子文化如下:
这些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三个群体,甚至可以质疑它们是否有足够的凝聚力:以赚钱为目的的机构性群体和购买猴子图片的人在文化上差异极大。”电子庄园”,如此描述,既包括对终端用途感兴趣的人,如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的人,也包括对与前沿数学和密码学合作而无强烈意识形态的人。但是,这种分类作为第一次近似是有趣的。
以太坊内这三个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部分是由于以太坊作为开发平台(而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的灵活性,它们每个都有某种行动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言论。一个粗略的近似是:
在我看来,这种文化分支对以太坊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以太坊核心开发文化重视高质量的思考,涉及高级密码学、博弈论,以及越来越多的软件工程;它重视自由和独立精神,重视电子庄园理念以及这些原则的区块链化版本(如“不可变性”),并倡导一种理想主义的方法,侧重于价值观和软实力而非硬实力。这些价值观非常重要且有益;从我之前提到的文化影响列表来看,它们使得以太坊在(1)、(2)、(3)和在某种程度上(6)方面处于很好的位置。但它们并不完整:首先,上述描述很少强调吸引应用开发者,几乎没有强调吸引用户的重要性 - 稳定导向的价值观能够通过持有 ETH 给“使用”以太坊的人带来信心,但那几乎就是全部了。文化多元主义是摆脱这一困境的一种方式,允许一个子文化专注于核心开发,而另一个专注于扩展生态系统的“边缘”。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办法进一步加强这种文化多元主义呢?
这就是我认为 Layer 2 最被低估的一个特性:对于一个亚文化而言,Layer 2 是最终的行动舞台。Layer 2s 允许涌现出装备充足的亚文化,它们通过反馈循环不断学习和适应,以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Layer 2s 必须在多个方面都有效:吸引用户和应用开发者、开发技术,并构建全球社区。
也许在这里最重要的 Layer 2s 特性是,它同时是(i)一个生态系统,并且(ii)围绕着构建某物而组织起来。地方性的见面会可以形成它们自己的生态系统,它们通常拥有独特的文化,但资源和执行力相对有限。应用可以拥有大量资源和执行力,但它们只是应用:你可以使用它们,但不能在其上构建。Uniswap 很棒,但是“在 Uniswap 上构建”这个概念远不及“在 Polygon 上构建”强大。
Layer 2s 可以以及确实专注于文化特化的一些具体方式包括:
这里有一些例子:
Polygon 通过与主流公司的合作取得了成功,并且越来越多地发展了高质量的 ZK 生态系统。Optimism 拥有 Base 和 World Chain,并且在诸如 retro funding 和非仅基于代币的治理等思想上有很高的文化兴趣。Metis 则专注于 DAO。Arbitrum 则围绕高质量的开发者工具和技术建立了品牌。Scroll 的重点是“保留以太坊的本质 - 去信任化、安全和开源”。Taiko 强调“无缝的用户体验”、“社区对齐”、“以安全为首要目标”和“基于某种原则”。总体来说,每个以太坊 Layer 2 都有独特的“灵魂”:以太坊文化的某种组合,再加上它自己的特殊变化。
这种以 Layer 2 为中心的文化方法的核心价值主张在于,它试图通过创建不同的子文化集合来平衡多元主义和合作的好处,这些子文化仍然共享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并共同努力于关键的共同基础设施,以实现这些价值。
以太坊正在尝试采取多元化的路径。
还有其他类似的双层方法的尝试。我能想到最显著的一个是2017年EOS中的委托权益证明(DPoS)系统。EOS的DPoS通过让持币者投票选举代表来运行链。这些代表负责创建区块,并在其他区块上达成共识,同时他们也会从EOS发行中获得大量代币。代表们为了吸引选票而进行了大量社区建设工作,其中许多“节点”(例如EOS纽约,EOS香港)最终成为了知名品牌。
这种系统最终变得不稳定,因为代币投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而且因为EOS生态系统中一些强大的参与者最终被证明是贪婪的人渣,他们将社区筹集的大量资金据为己有。但在运作时,它展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特性:它创建了强大的高度自治的子社区,这些子社区仍然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EOS New York,作为顶级的EOS区块生产者之一,甚至最终开始编写相当多的开源基础设施代码。
当这种方法成功时,它还会创造一种健康的竞争。默认情况下,像以太坊这样的社区有一种自然的倾向,会团结在长期参与社区的人身上。这有一个优势,它可以帮助保持社区的价值观随着社区的迅速增长 - 即使外界的不利因素增加,它也减少了以太坊不关心言论自由或开源的可能性。但它也存在风险,将注意力从技术能力转移到社交游戏,允许已经建立的“OGs”即使表现不佳也继续占据优势,并且限制了文化自我更新和演变的能力。通过健康的“亚文化文化”,可以减轻这些问题:整个新的亚社区可以兴起和衰落,成功于亚社区的人甚至可以开始为以太坊的其他方面做出贡献。简言之,不再是通过连续性获得合法性,而是通过表现获得合法性。
我们还可以审视上述故事,以找出可能的弱点。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弱点:
我并不自称对这些问题有完美的答案;以太坊是一个持续的实验,我对这个生态系统感到兴奋的部分是它愿意正视困难问题。许多挑战源于激励错位;解决这个问题的自然方法是创建更好的生态系统范围内的合作激励机制。我在之前帖子中提到的想法,创建一个“基础设施公会”来补充协议公会,是一个选择。另一个选择是明确地资助多个L2选择合作的项目(即像二次资助这样的模糊概念,但侧重于桥接生态系统而不是个体之间的桥接)。尝试扩展这些想法并不断努力,以充分发挥以太坊作为多元化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特别感谢 Abdelhamid Bakhta 和 Paul Dylan-Ennis 的反馈和讨论。
在我最近关于以太坊一层和二层扩展差异的文章中,我大致得出的结论是,这两种方法最重要的区别不在技术上,而在于组织(在“产业组织”领域中使用这个词的意义上):关键不是可以构建什么,而是由于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以及这如何影响人们的激励和行动能力,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特别是,一个以二层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在本质上更加多元化,自然地导致了在扩展、虚拟机设计和其他技术特性方面的多样化。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强调的一个关键观点是:
因为以太坊是一个以二层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你可以自由地建立一个具有独特特征的子生态系统,并同时成为更大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这不仅在技术上是真实的,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区块链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做出独特的折衷方案,它们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在以太坊和以太经典分道扬镳的第二天,这两个区块链在技术上完全相同。但在文化上它们截然不同,这一事实帮助塑造了两个链在八年后的不同关注点、用户群体甚至技术栈。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以太坊和比特币:起初,以太坊大致上是“具有智能合约的比特币”,但这些差异的集合在十年后发展成了更为深刻的东西。
2017年,Kevin Pham发表了一条旧推文,比较了当时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文化。自那时以来,两者的文化都在不断演变:我们见证了“激光眼睛”运动的兴起和衰落(同时也见证了像Ordinals这样的运动的兴起),我们看到以太坊成为了以二层为中心,同时两者也变得更加主流。但这两者仍然保持不同,而且最好保持这种差异。
文化决定了谁会被一个生态系统所吸引,谁会被排斥。它影响人们的行动动机和可行动作的种类。文化还决定了什么被视为合法 - 不论是在协议设计层面,还是在生态系统和应用层面。
一个区块链文化对影响深远的几个重要领域包括:
如果你真的重视区块链保持去中心化,甚至不惜速度的代价,那么你需要关注的不仅是现今技术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的表现,还包括文化对这些目标的价值认同程度。如果一个区块链的文化不重视好奇心和对新技术的开放性,那么它可能会在去中心化和速度上失败,因为它未能采用像 ZK-SNARKs 这样能够同时提升两者的新技术。如果一个区块链公众认知为“赌场链”,而非其他用途,那么非赌场应用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即使是非金钱动机的核心协议开发者和研究人员也会更难吸引。文化至关重要,因为文化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几乎所有其他方面的发展。
以太坊开发者互操作性,2024年5月,肯尼亚。以太坊的核心研究与开发生态系统是以太坊的一个子文化,尽管它在本身也非常多样化,并存在着相当大的内部分歧。
研究人员保罗·迪伦-恩尼斯(Paul Dylan-Ennis)花费了大量时间探索和理解以太坊的子文化。他认为以太坊的主要三个子文化如下:
这些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三个群体,甚至可以质疑它们是否有足够的凝聚力:以赚钱为目的的机构性群体和购买猴子图片的人在文化上差异极大。”电子庄园”,如此描述,既包括对终端用途感兴趣的人,如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的人,也包括对与前沿数学和密码学合作而无强烈意识形态的人。但是,这种分类作为第一次近似是有趣的。
以太坊内这三个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部分是由于以太坊作为开发平台(而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的灵活性,它们每个都有某种行动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言论。一个粗略的近似是:
在我看来,这种文化分支对以太坊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以太坊核心开发文化重视高质量的思考,涉及高级密码学、博弈论,以及越来越多的软件工程;它重视自由和独立精神,重视电子庄园理念以及这些原则的区块链化版本(如“不可变性”),并倡导一种理想主义的方法,侧重于价值观和软实力而非硬实力。这些价值观非常重要且有益;从我之前提到的文化影响列表来看,它们使得以太坊在(1)、(2)、(3)和在某种程度上(6)方面处于很好的位置。但它们并不完整:首先,上述描述很少强调吸引应用开发者,几乎没有强调吸引用户的重要性 - 稳定导向的价值观能够通过持有 ETH 给“使用”以太坊的人带来信心,但那几乎就是全部了。文化多元主义是摆脱这一困境的一种方式,允许一个子文化专注于核心开发,而另一个专注于扩展生态系统的“边缘”。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办法进一步加强这种文化多元主义呢?
这就是我认为 Layer 2 最被低估的一个特性:对于一个亚文化而言,Layer 2 是最终的行动舞台。Layer 2s 允许涌现出装备充足的亚文化,它们通过反馈循环不断学习和适应,以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Layer 2s 必须在多个方面都有效:吸引用户和应用开发者、开发技术,并构建全球社区。
也许在这里最重要的 Layer 2s 特性是,它同时是(i)一个生态系统,并且(ii)围绕着构建某物而组织起来。地方性的见面会可以形成它们自己的生态系统,它们通常拥有独特的文化,但资源和执行力相对有限。应用可以拥有大量资源和执行力,但它们只是应用:你可以使用它们,但不能在其上构建。Uniswap 很棒,但是“在 Uniswap 上构建”这个概念远不及“在 Polygon 上构建”强大。
Layer 2s 可以以及确实专注于文化特化的一些具体方式包括:
这里有一些例子:
Polygon 通过与主流公司的合作取得了成功,并且越来越多地发展了高质量的 ZK 生态系统。Optimism 拥有 Base 和 World Chain,并且在诸如 retro funding 和非仅基于代币的治理等思想上有很高的文化兴趣。Metis 则专注于 DAO。Arbitrum 则围绕高质量的开发者工具和技术建立了品牌。Scroll 的重点是“保留以太坊的本质 - 去信任化、安全和开源”。Taiko 强调“无缝的用户体验”、“社区对齐”、“以安全为首要目标”和“基于某种原则”。总体来说,每个以太坊 Layer 2 都有独特的“灵魂”:以太坊文化的某种组合,再加上它自己的特殊变化。
这种以 Layer 2 为中心的文化方法的核心价值主张在于,它试图通过创建不同的子文化集合来平衡多元主义和合作的好处,这些子文化仍然共享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并共同努力于关键的共同基础设施,以实现这些价值。
以太坊正在尝试采取多元化的路径。
还有其他类似的双层方法的尝试。我能想到最显著的一个是2017年EOS中的委托权益证明(DPoS)系统。EOS的DPoS通过让持币者投票选举代表来运行链。这些代表负责创建区块,并在其他区块上达成共识,同时他们也会从EOS发行中获得大量代币。代表们为了吸引选票而进行了大量社区建设工作,其中许多“节点”(例如EOS纽约,EOS香港)最终成为了知名品牌。
这种系统最终变得不稳定,因为代币投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而且因为EOS生态系统中一些强大的参与者最终被证明是贪婪的人渣,他们将社区筹集的大量资金据为己有。但在运作时,它展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特性:它创建了强大的高度自治的子社区,这些子社区仍然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EOS New York,作为顶级的EOS区块生产者之一,甚至最终开始编写相当多的开源基础设施代码。
当这种方法成功时,它还会创造一种健康的竞争。默认情况下,像以太坊这样的社区有一种自然的倾向,会团结在长期参与社区的人身上。这有一个优势,它可以帮助保持社区的价值观随着社区的迅速增长 - 即使外界的不利因素增加,它也减少了以太坊不关心言论自由或开源的可能性。但它也存在风险,将注意力从技术能力转移到社交游戏,允许已经建立的“OGs”即使表现不佳也继续占据优势,并且限制了文化自我更新和演变的能力。通过健康的“亚文化文化”,可以减轻这些问题:整个新的亚社区可以兴起和衰落,成功于亚社区的人甚至可以开始为以太坊的其他方面做出贡献。简言之,不再是通过连续性获得合法性,而是通过表现获得合法性。
我们还可以审视上述故事,以找出可能的弱点。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弱点:
我并不自称对这些问题有完美的答案;以太坊是一个持续的实验,我对这个生态系统感到兴奋的部分是它愿意正视困难问题。许多挑战源于激励错位;解决这个问题的自然方法是创建更好的生态系统范围内的合作激励机制。我在之前帖子中提到的想法,创建一个“基础设施公会”来补充协议公会,是一个选择。另一个选择是明确地资助多个L2选择合作的项目(即像二次资助这样的模糊概念,但侧重于桥接生态系统而不是个体之间的桥接)。尝试扩展这些想法并不断努力,以充分发挥以太坊作为多元化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