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 10 年回顧:從挖礦到一鍵發幣

前言

本報告深入探討加密貨幣市場的演變,聚焦代幣發行方式和種類的多元化發展,深度剖析加密市場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回顧歷史發行方式並分析不同代幣發行模式,結合市場現狀,為讀者呈現加密市場的全貌。

1. 發行方式的演變

在加密貨幣領域,技術創新正逐步降低資產發行的門檻。最初,加密貨幣的發行主要依賴密集計算資源進行“挖礦”。隨著 ICO(首次代幣發行)和 IEO(首次交易所發行)的出現,項目方需要具備一定的資本和行業背景。流動性挖礦的普及,使長尾資產得以冷啟動,去中心化項目逐漸嶄露頭角。如今,一鍵發幣平臺的興起大大簡化了代幣發行流程,使個人和小團隊也能輕鬆進行資產發行。

1.1 代幣發行方式多元化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步,代幣發行方式日益多樣化,並大幅降低了技術門檻,使得沒有技術背景的用戶也能輕鬆參與代幣發行。這些方式適應了不同項目的需求和市場環境,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代幣發行方式:

1. 挖礦(Fari Mining) 這是早期最常見的代幣發行方式,用戶通過為網絡提供算力,挖出新區塊的同時獲得代幣獎勵。比特幣(Bitcoin)是最具代表性的項目。

2. 眾籌發行 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首次交易所發行(IEO)和首次去中心化發行(IDO)。項目方預售代幣以籌集開發資金。

ICO 是最早的眾籌發行形式,在 2014 至 2018 年間達到頂峰,累計籌資超過 560 億美元,但由於法規和監管問題逐漸式微。

2019 年,IEO 作為新興融資模式崛起,由知名中心化交易所背書,提升了項目信譽度。

隨著 DeFi 的興起,去中心化交易所推出的 IDO 憑藉其社區驅動和去中心化特性迅速流行,並在 2021 年成為主流發幣方式之一,融資額突破 1,300 億美元。

3. 流動性挖礦(Liquidity Mining) 用戶向去中心化交易平臺提供流動性,獲得代幣獎勵。2020 年的 DeFi Summer 熱潮使流動性挖礦成為熱門的代幣發行方式之一,不僅提升了代幣流動性,還為用戶創造了新的收益渠道。Compound 開啟了流動性挖礦的先河,使其用戶數與 TVL 大幅增長。

4. 空投(Airdrop) 項目方將代幣免費發放給早期支持者或特定用戶群體,作為市場推廣或獎勵策略。空投不僅幫助項目擴大知名度,還激勵用戶參與社區和項目治理。知名項目 Uniswap 於 2020 年通過空投向早期用戶發放代幣,成為成功案例之一。Blur 率先採用積分系統,Pendle 推出的本息分離的 DeFi 玩法,促成了 PointFi 板塊的誕生。

5. 一鍵發幣(OCTD) 近年興起的方式,如銘文(Inscription)鑄造和 Pump.Fun 發幣,通過簡單工具或智能合約,用戶無需複雜操作即可快速創建定製化代幣並進行交易。這種方式極大地降低了發行代幣的門檻,並推動了 Meme 文化的興起。

圖一:不同加密貨幣類型的發行歷史和市值

隨著 DeFi 生態的興起,一鍵發幣平臺如 Pump.Fun 憑藉低成本和自動化流程簡化了發幣過程,使代幣發行門檻大幅降低。這些發展體現了市場對高效、靈活及去中心化發行方式的需求,為項目方和投資者提供了更多融資和參與機會。

圖二:不同代幣發行方式的數量與募資金額(美元)

1.2 近年來代幣發行數量激增

隨著資產發行門檻的降低,加密貨幣新增代幣數量在 2013 年至 2024 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自 2013 年的 25 個增至 2024 年的 13,453 個。尤其是自 2020 年起,年均增長率超過 150%。

這一增長主要歸因於 ERC-20 代幣標準的普及、DeFi 的興起、NFT 的流行、新區塊鏈平臺的湧現以及加密生態的迅速擴張。同時,技術標準化、智能合約的廣泛應用、一鍵發幣平臺的出現(如 Pump.Fun)等,也進一步降低了發幣門檻,促使更多項目和社區通過代幣發行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

圖三:CoinGecko 每年收錄的新代幣數量

儘管 CoinGecko 等平臺提供了新代幣的數據,實際發行的代幣數量遠超這些統計。2024 年,新增代幣數量突破 252 萬個,自 2020 年以來呈現爆發式增長。這不僅彰顯了加密市場的活躍度,也凸顯了代幣經濟在項目發展中的日益重要性。

圖四:每年發行的新代幣數量(包括 Solana 生態系和 Pump.Fun)

2. 深入剖析不同代幣發行方式

加密貨幣發行模式的演進體現了對社區參與度和公平性的重視。從最初的挖礦發行到社區驅動的模式,再到如今的 IDO 和代幣空投等機制,社區在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愈發突出。例如,狗狗幣通過強化社區文化和價值觀促進了其價值增長,不僅展示了社區在推動項目成功中的關鍵作用,也體現出社區驅動模式在加密貨幣發展中的重要性。

IDO 和空投等新型發行機制進一步促進了代幣分配的去中心化,使更廣泛的用戶群體能參與項目的早期發展。這不僅提升了項目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還反映了加密貨幣行業對民主化和包容性價值觀的追求,也展示了加密貨幣的創新與適應性。

2.1 挖礦發行:早期克隆幣時代的主要發行方式

在區塊鏈發展早期,大部分的克隆幣是基於比特幣代碼複製並經過修改的加密貨幣項目,如萊特幣、羽毛幣、域名幣、狗狗幣和質數幣等。克隆幣時代的公平挖礦發行模式源自比特幣,依靠算力競爭分配代幣,是加密市場早期發展的主要發行方式。通過去中心化挖礦實現代幣分散發行,參與者利用計算資源競爭新鑄造的代幣獎勵,既為區塊鏈網絡提供安全保障,又創造了相對公平的代幣分配機制。時至今日,少數克隆幣(如萊特幣及狗狗幣)仍在加密貨幣市場中佔據重要位置,成為早期山寨幣中的代表性項目。

圖五:早期克隆幣發行之市值(美元)

2.2 ICO 熱潮:EOS 等明星項目崛起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是區塊鏈項目的一種創新融資方式,類似於股票市場的 IPO。區塊鏈項目團隊通過發佈白皮書,藉助互聯網向公眾發行代幣籌集資金。自 2013 年 Mastercoin(Omni)首次 ICO 以來,這種模式迅速發展。2014 年,以太坊通過 ICO 籌集了約 1,800 萬美元;2015 年,The DAO 項目更是達到了 1.5 億美元的籌資規模。2017 年,ICO 迎來爆發性增長,EOS 項目在一年內籌集了近 42 億美元,成為 ICO 的巔峰之作。然而,隨著 2016 年 The DAO 遭受黑客攻擊和 2017 年中國叫停 ICO,這一模式的安全性與合規問題逐漸顯現,ICO 熱潮隨之降溫。

圖六:主要 ICO 代幣發行時之募資金額(美元)

2.3 IDO 時代:提升代幣發行去中心化程度

2019 年 6 月,幣安去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 DEX)推出首個 IDO 項目,標誌著加密貨幣融資模式的革新。在 IDO 出現之前,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作為一種半中心化的融資方式曾流行一時。在 IEO 模式下,加密貨幣交易所負責項目審核和篩選,並在其平臺上進行代幣銷售和交易,提升了項目可信度並加快了上市流程。2019 年,IEO 成為 ICO 之後的熱門融資途徑。然而,由於 IEO 要求投資者在中心化交易所完成 KYC,並依賴中心化平臺進行代幣認購,中心化的特性也造成部分用戶的反感。

作為對此的迴應,IDO(Initial DEX Offering)應運而生。這種新興的代幣發行方式通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如 Uniswap ,進行代幣發行和交易,重新實現了無許可融資的自由。在 IDO 中,項目方或社區可以在 DEX 上自主部署流動性,繞過中心化交易所的審核。這使得投資者能在項目初期直接購買代幣,不僅增強了參與的靈活性和透明度,還降低了中心化風險。IDO 為小規模投資者和創新項目提供了更廣闊的融資平臺,推動了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進一步去中心化。

圖七:主要 IDO 代幣發行時之募資金額(美元)

2.4 流動性挖礦:DeFi 生態加速發展

2020 年,“DeFi Summer” 熱潮興起,將流動性挖礦推向融資發幣的前沿。流動性挖礦(又稱收益耕作)是 DeFi 領域的創新融資模式,允許用戶向智能合約支持的流動性池注資獲取回報。這一模式始於 2017 年 IDEX 的嘗試,經 Synthetix 在 2019 年的深化,最終在 2020 年 6 月由 Compound 協議分發治理代幣 COMP 時大獲成功,其總鎖倉價值(TVL)在隨後五個月內激增近 10 倍,成為 DeFi 增長的關鍵催化劑。其他 DeFi 項目(如 Uniswap)也開始迅速效仿這一成功範例,推動了整個 DeFi 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

圖八:Compound TVL 增長趨勢

圖九:Uniswap TVL 增長趨勢

2.5 空投激勵代幣:空投引流效應火熱

2020 年以來,眾多區塊鏈項目採用空投策略激勵用戶,以擴大項目影響力。最早的加密貨幣空投可以追溯至 2014 年,由程序員 Baldur Friggjar Odinsson 向冰島公民空投了 AuroraCoin。然而,空投成為主流代幣分發方式的轉折點出現在 2020 年,Uniswap 為應對 Sushiswap 的競爭大規模空投,合格用戶獲得至少 1,000 美元價值的 UNI 代幣。這一策略不僅吸引了大量用戶,還推動了 “DeFi Summer” 的興起。此後,DYDX、ICP 等項目也將空投策略納入其代幣經濟模型。空投因此成為 Web3 項目吸引用戶、提升知名度及實現代幣去中心化分配的有力工具,併為日後遊戲化金融(GameFi)與社交化金融(SocialFi)等應用奠定了基礎。

圖十:熱門空投項目的啟動市值

2.6 社區驅動發行:社區文化驅動代幣價值

2013 年 12 月,狗狗幣(Dogecoin)誕生,社區文化成為其價值的核心驅動力。這一最初諷刺加密貨幣投機的項目,不僅因幽默品牌形象廣受歡迎,還憑藉強大社區凝聚力脫穎而出。狗狗幣社區通過資助牙買加雪橇隊和肯尼亞清潔水項目等慈善活動,贏得了廣泛關注。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項目知名度,還展示了社區文化在加密貨幣價值中的關鍵作用。狗狗幣的創新模式將娛樂與投資巧妙結合,為後續 Meme 幣如 Shib、Pepe 和 Bonk 提供了靈感,對 Meme 社區文化及社區驅動型代幣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圖十一:Meme 板塊的總市值變化

2.7 一鍵發幣平臺:發幣操作靈活便捷

2024 年 3 月中旬,以 BOME 為代表的 Solana 生態 Meme 代幣引發熱潮,推動了 Pump.Fun 等一鍵發幣平臺的崛起。Pump.Fun 是 Solana 生態中快速成長的 Memecoin 發行與交易平臺,憑藉 Memecoin 的財富效應,吸引大量用戶參與一鍵發幣。通過收取發幣手續費,該平臺收入快速增長,短短 3 個月內入帳超過 1,000 萬美元。截至 8 月 16 日,平臺總收入突破 9,600 萬美元,單日最高達 231 萬美元,超越了許多主流區塊鏈網絡(Base、Arbitrum、BNB、Blast 日均收益皆不足 100 萬美元)。

圖十二:Pump.Fun 累計收入

圖十三:主要區塊鏈每日收益

3. 代幣種類百花齊放:從“數字黃金”到 Meme 熱潮

隨著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場景的不斷創新,代幣的用途和類型不斷擴展。比特幣作為最早的加密貨幣,主要用於價值存儲和交易,而以太坊通過智能合約拓寬了代幣的應用範圍。近年來,隨著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崛起,代幣功能漸趨分化,催生了穩定幣、治理代幣、用於數字藝術的非同質化代幣(NFT)、結合遊戲與金融的 GameFi 代幣、結合社交的 SocialFi 代幣,以及用於社區娛樂的 Meme 幣等。這不僅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還推動了加密市場的繁榮。

3.1 歷史潮流:熱門概念隨歷史週期不斷變遷

2009 年,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開啟了加密行業的新紀元。隨後,區塊鏈生態系統迎來了眾多創新概念,每個概念都為其帶來了獨特的價值和活力。

2013 年,比特幣首次減半,眾多開發者借鑑比特幣的代碼進行創新與優化,開啟了克隆幣湧現的“克隆幣時代”。根據 Gate 研究院的統計,早期克隆幣的總市值約為 918 億美元。

隨著 2015 年以太坊(ETH)及其他 L1 區塊鏈的崛起和 ICO 熱潮,比特幣的市場佔比顯著下滑。

2017 年起,穩定幣(Stablecoins)與平臺幣(CEX coins)逐漸受到市場關注,而 2020 年的 DeFi Summer 更促進了 DeFi、GameFi 和 Meme 等新興加密貨幣類型,顯示出幣種的多樣化趨勢。

儘管經歷多次市場週期,比特幣依舊佔據主導地位,市值佔比從早期超過 80% 的高峰穩定至當前的 50% 水平,當前市值已超過 1.2 萬億美元,被譽為“數字黃金”。

圖十四:過去 10 年不同概念板塊的市值佔比

2013 年 12 月,以太坊白皮書正式發佈,標誌著可編程區塊鏈時代的到來。以太坊的智能合約技術極大拓展了區塊鏈應用場景,使其市值在 2021 年突破 3,400 億美元,成為僅次於比特幣的第二大加密貨幣。

2017 年,穩定幣和中心化交易所(CEX)平臺幣藉助 ICO 熱潮迅速發展。截至目前,穩定幣市值已超 1,600 億美元,CEX 平臺幣市值也突破 900 億美元。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力和認可度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擴大。

圖十五:歷史上的熱門概念板塊及其當前市值

2014 至 2017 年間,匿名交易需求一度推動 Monero 和 Zcash 等隱私幣迅速發展。然而,隨著政府加大監管力度,隱私幣市佔率自 2018 年後顯著下滑,早期的 Fork 幣與克隆幣因創新性項目湧現逐漸式微。

以太坊因 DeFi 的發展活動量激增,但由於主鏈處理速度較慢且 Gas 費用高企,Layer 2 解決方案應運而生,以提升以太坊的可擴展性。目前,Layer 2 板塊的市值已超過 174 億美元。

DeFi 和 GameFi 板塊自 2020 年後迅速崛起,Uniswap 和 AAVE 等 Dapp 為傳統金融服務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DeFi 板塊的市值已達 732 億美元。Axie Infinity 和 STEPN 等項目通過 “Play to Earn” 模式吸引大量用戶和資金,展示了區塊鏈在數字所有權和虛擬世界中的潛力,當前市值為 43.8 億美元。

2023 年,SocialFi 和 BRC-20 成為市場焦點,這兩大領域結合了區塊鏈與社交媒體及比特幣生態的擴展,市值超過 33 億美元。

圖十六:不同幣種的市值佔比走勢

自 2020 年以來,加密市場逐漸呈現細分和專業化趨勢,新興板塊代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新代幣的發行數量和種類皆呈現爆發性的突破,Meme、GameFi、DeFi、NFT 成為市場焦點,即便 2022 年至 2023 年的熊市週期亦維持較高的佔比。

Meme 代幣板塊表現最為搶眼,增長遠超其他賽道,市值已突破 400 億美元,反映了投資者對該領域的持續熱情。 GameFi、DeFi、NFT 板塊則在 2021 年的高峰後稍有回落。

隨著 2024 年比特幣現貨 ETF 的獲批,場外資金加速流入加密貨幣市場,推動加密市場總市值再創新高。

圖十七:不同幣種的發行量增長

3.2 迴歸當下:Solana 佔據新幣發行主要市場份額

2024 年,Meme 代幣熱潮席捲多個公鏈,Solana 尤為突出。3 月時 Solana 生態中的 Bome 和 Slerf 等代幣憑藉高回報率成為市場焦點。Pump.Fun 等一鍵發幣平臺的出現進一步降低發幣門檻並簡化流程,推動 Solana 生態日均新幣發行量突破一萬。Gate 研究院數據顯示,Solana 在新幣發行市場中的佔比超過 60%,遙遙領先其他公鏈。

圖十八:2024 年主要區塊鏈上的每日新增代幣數量

除 Solana 外,Base 鏈今年表現同樣亮眼。得益於 Coinbase 支持、EIP-4844 降低交易費用、Meme 熱潮和 Farcaster 社區增長等利好,Base 生態用戶量與活躍度迅速攀升。自 3 月以來,“Degen” 代幣暴漲的造富效應進一步提升了 Base 生態熱度,代幣發行激增,成為今年市佔率第二的公鏈,佔比超過 20%。

圖十九:2024 年主要區塊鏈上的每日新增代幣數量佔比

小結

加密貨幣市場的代幣發行方式從挖礦、ICO、IEO、IDO、流動性挖礦到如今的一鍵發幣平臺,不斷演進。這一過程體現了對社區參與和公平發行的追求。每種發行方式都響應了特定時期的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當前的多樣化發行模式為區塊鏈項目提供了更廣泛的融資途徑,降低了門檻,提高了效率,並促進了社區生態的活躍。

區塊鏈技術的持續進步催生了代幣經濟的繁榮。從比特幣的“數字黃金”角色,到以太坊的智能合約革命,再到穩定幣、治理代幣和實用代幣等多樣化功能的湧現,代幣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展。隨著 DeFi、NFT、GameFi、SocialFi 等創新概念的出現,區塊鏈在金融、藝術、遊戲和社交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在高性能公鏈 Solana 和一鍵發幣平臺推動下,Meme 代幣憑藉其巨大的增值潛力成為市場新寵,佔據了新幣發行的主導地位。代幣的多樣化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同時加速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整體增長。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暫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