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鏈抽象」的常見誤解

robot
摘要生成中

作者:HelloLydia¹³ 來源:X,@HelloLydia13

一、只有尾部的鏈和應用才需要鏈抽象,頭部不需要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未來也只會有 1-2 個鏈有流量,其他鏈都會死掉,所以鏈抽象沒必要。

二、鏈抽象把風險也抽象了,會帶來安全問題

鏈抽象使得用戶不知道底層鏈交互邏輯,用戶可能會去和不安全的 dApp 交互。

三、鏈抽象並沒有根本上解決碎片化問題

說到底鏈抽象只是從用戶側統一了流動性體驗,又沒有徹底改變底層區塊鏈的碎片化。

我們一一討論。

一、只有尾部的鏈和應用才需要鏈抽象,頭部不需要

我們從兩個角度論證這種觀念的錯誤之處:

  • 現狀並非 「只有頭部鏈和應用有流量」。
  • 未來不可能建立在單鏈之上,也不會 「只有頭部鏈和應用有流量」。

目前的多鏈生態並非 「只有頭部鏈和應用有流量,所以不需要鏈抽象」。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C 端用戶的社交媒體流量感知與鏈的實際運營狀況之間並不對等。

1)風頭正盛的 Base 鏈的真正起量始於 3 月,距今也只有 8 個月的歷史。從向以太坊提交的 blob 數量看,Base 的優勢並非碾壓性的。

2)從 TVL 角度,一些 C 端用戶當下感知不明顯的 L2,比如 Arbitrum, Mantle 等沉澱了大量的 TVL,而鏈抽象可以將這部分沉澱的流動性真正利用起來。

3)從月活角度,Solana 遙遙領先,500 萬月活以上的公鏈共有 9 個, TON 和 Aptos 都超過了 Ethereum。

4)從費用角度,排名前 5 位的是 Ethereum, Tron, Bitcoin, Solana 和 BNB,就連 10 名開外的 Polygon, Blast, TON, Starknet 一年也可以產生 2000-3000 萬美元的費用收入,認為這些鏈「沒有流量」是不合理的。

面對破碎的多鏈現狀,有兩種「去碎片化」思路:

  • 一種認為多鏈是未來,鏈抽象幫助解決碎片化問題,讓用戶在多鏈之間暢通無阻。
  • 一種認為單鏈是未來,目前的小碎片之後都會滅亡,應該集中資源發展強勢 L1。

單鏈未來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1)任何單體鏈的擴容都不可能是無限的。如果你對 Web3 的未來有信心,就不會天真地認為能將整個 Web3 建立在一個狀態機上。

2)不存在完美的鏈,區塊鏈不可能三角之間總要做權衡,不同鏈的優勢是相對場景而言的。

3)依賴單一鏈=集中風險,如果出問題,整個生態系統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4)單一、集中的生態系統是對創新性的扼殺和去中心化精神的背離。

未來也不可能「只有頭部鏈和應用有流量,所以不需要鏈抽象」。

1)愈發多元的 L2 生態:目前 L2 Beat 收錄的 L2 超過了 100 條,待上線的超過 80 條。Unichain, Movement 等也將登場,我們無法預測一年後前三大 L2 的位置是否還和今日一致。

2)新 EVM L1 的崛起:新興的並行 EVM L1,如 Monad, Sei 等因可擴展性優勢受到了廣泛關注和資本青睞。Berachain 也吸引了大量社區成員。

3)非 EVM 生態的活躍:Solana 上出現了 Sonic 這樣 EVM 兼容的 L2 項目。Move 語言的 Sui, Aptos 因技術創新備受青睞,生態也初具規模。

4)Appchain 部署門檻持續降低:@AndreCronjeTech 曾發文表示 L2/Appchain 的建造複雜性被低估了,而評論區的 @ItsAlwaysZonny 和 @0xkatz 在十幾分鍾內就部署好了一條 andrechain,並且表示每個月的運營成本只需要一千美元。

總結來說,我們面臨的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多鏈未來,鏈抽象的到來不以任何個人意志為轉移。

二、鏈抽象把風險也抽象了,會帶來安全問題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包括三個要點:

  • 在鏈抽象的交易邏輯下,用戶對每筆交易的底層交互邏輯保有知情權。
  • 鏈抽象的出發點並非去幹涉用戶與什麼 dApp 交互的決策,而是使用戶做好的決策更無感、更高效地得到執行。
  • 有很多種方案可以幫助用戶判斷要不要信任 dApp。

首先,鏈抽象並沒有剝奪用戶知情權,或者掩蓋底層交互。用戶隨時可以檢查每一筆交易的詳情。

其次,鏈抽象也不會平白無故提高用戶和所謂不安全 dApp 的交互意願和頻率。

一個事實是:當用戶計劃使用一款 dApp 的時候,已經默認「該 dApp 會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鏈,並且產生值得信任的交互」。

是用戶的信任驅使其做出與 dApp 交互的決策,鏈抽象並非干涉用戶決策,只是在用戶決策之後提高了交互效率。

所以交互安全問題的核心還是用戶如何決策,而不在於決策後如何執行。目前已經有很多方案去幫助用戶思考和決策要不要信任某個 dApp,鏈抽象方案的風控層是其中之一。

三、鏈抽象並沒有根本上解決碎片化問題

這個問題的提出和大單體鏈沙文主義有異曲同工之處,說白了這不是鏈抽象的問題,而是提問者的幻想。

我們從兩個受眾群體出發去定義碎片化問題的解決。

對於用戶來說,碎片化帶來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需要在多鏈之間手動橋接,需要準備不同的 gas 代幣,需要頻繁在多鏈之間管理餘額。

而鏈抽象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允許用戶使用任意鏈的任意代幣餘額和任意 dApp 交互,任意鏈上的流動性在購買力上都是等效的。

對於開發者來說,碎片化問題的解決有兩種思路:

1)全鏈部署智能合約,但用戶側體驗的割裂依然存在。

2)只在一條鏈上部署,但可以被任意鏈的用戶訪問,可以無縫引入其餘鏈的流動性,這就是鏈抽象的解決方案。

所以鏈抽象已經可以從用戶側和開發者側都解決碎片化問題。

至於所謂的完全統一底層區塊鏈流動性,這是不可行的。不同區塊鏈之間存在共識機制、數據結構和經濟模型等的根本差異,不可能做到原子化的等效,否則就還是回到了要在單一鏈上建立整個 Web3 的問題。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暫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