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區塊鏈繫統的經濟模型設計對項目是否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項目負責人想弄清楚怎樣設計經濟模型?在這些設計工作中,經濟模型的支撐理論是什麽,方法論是什麽,是很多設計者首要思考的問題。因爲筆者在區塊鏈領域探索多年,閲讀了大量區塊鏈項目的白皮書,對一些項目的經濟模型設計做過比較深入的分析和對比。再加上我們的團隊也在開髮 Web3.0 的項目,也涉及到項目中經濟模型的設計,所以想整理一篇區塊鏈經濟模型設計的底層理論的文章總結。
項目中的經濟模型設計和項目的協議設計(或稱爲應用的設計,以下我們都簡稱爲協議)緊密相關,經濟模型爲協議服務,協議是經濟模型承載的主體。這就要求設計經濟模型的人要有這兩個相關領域的知識,或者設計小組成員具有這兩個領域的知識。我自己有計算機專業的知識和多年工作經驗,又在人民大學繫統地學習了經濟學的知識,筆者2022年出版的《區塊鏈經濟模型》比較基礎和初級,沒有涉及到具體的分析,於是想寫一篇區塊鏈經濟模型設計支撐理論的文章。
在寫的過程中,我有不少的擔心,經濟學的理論博大精深,其中又有不少經濟學家爭議的問題,區塊鏈的項目也各有特色,寫出這樣的文章質量會如何?會不會有嚴重的錯誤?或誤導性?…… 不管對與錯,我先整理出一個思考的梗概和脈絡,給大家立個可以批判的標靶。文章中盡量使用基礎和普世的經濟學理論與方法論,用最比較容易理解的場景舉例,也期望更有能力的人補充與完善。
註釋説明:爲了便於閲讀,我先總結了幾個經濟學科目的主要內容。文章中使用的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相關知識內容,我參考了以前的學習筆記和教材,併使用 ChatGPT3.5 做了簡單的總結與概括,主要內容應該沒有太大歧義。博弈論我個人隻零散的看過一些內容和幾本非教材類的圖書,使用 ChatGPT3.5 做了總結與概括。
前麵我們已經説明項目中的經濟模型設計和項目的協議設計設計緊密相關,經濟模型爲協議服務,協議是經濟模型承載的主體。在 Web3 項目中,兩者互相支持,互相促進,從根本上説,還需要協議或應用的設計深入人性。
協議或應用的設計更多的是從人性的角度或更底層的原理來考慮。無論是游戲,還是一些工具類應用,都需要考慮産品的選擇與定位,用戶爲什麽願意使用,願意參與,願意傳播給周圍的人,其底層需求一般都可以歸結爲人性或欲望。
我們可以從兩個有名的理論來説明,一個是馬斯洛的需求原理,一個是通常的七情六欲概念。
(1)馬斯洛需求理論
從馬斯洛的五層需求原理,我們可以設計幾個層次的需求滿足 Token。
(2)欲望樹
一般的七情六欲的解釋如下:
一般用産品設計人員用欲望樹來分析也更適合。欲望的內容如下:
StepN 的産品設計多次強調欲望樹的概念,每一個産品細節從欲望樹的角度如何設計,解決用戶哪些問題。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查閲他們項目的白皮書和 Jerry 的一些訪談文章。
協議或應用的設計是一個需要深度思考的領域,在這裡我們隻提到兩個思考維度,人性或欲望,不再深入的討論。A16z 也寫了一些經濟模型設計與協議設計相關的文章,可以在網上查閲參考。
隨著區塊鏈技術越來越成熟,開始出現更多的相關項目,無論是原生的區塊鏈項目,還是之後髮展起來的Web3項目(以區塊鏈爲基礎設施),都涉及到經濟模型的設計。經濟模型的設計與協議的設計緊密相關。
一般情況下,設計區塊鏈項目經濟模型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如上所述,如果要考慮上述問題,我們一般要遵循哪些理論體繫?在這裡我們主要從經濟學的視角來審視區塊鏈的經濟模型設計,總結起來,我們主要從經濟學的幾個主要內容入手: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博弈論。我們從這幾方麵看設計的原則,以及設計中經濟模型與協議互動的部分。
傳統協議或應用的經濟模型在外部,通常情形下呈現的是流量思維,即想辦法導入流量,促進應用的繁榮,再考慮商業上的變現。帶有經濟模型的 Web3 應用,因爲有了 Token 的存在,以及 Tokenomics 的成長特殊性,一般呈現的是價值思維。在流量思維和價值思維之間,達到平衡或互相影響的一種思想是做市思維,既要通過應用的繁榮推動 Token 的價值增長,又要通過 Token 的價值推動應用的繁榮,即做市思維。
總結爲一句話:協議或應用是流量思維,Token是價值思維,兩者之間是做市思維。
我們從幾個經濟學理論支撐體繫來分析設計的思考維度,對於每一種理論體繫,我們先總結它的主要研究內容或方法論,然後再依據研究內容列出一個項目中經濟模型設計與協議需要考慮的問題。
宏觀經濟學是研究整體經濟運行和宏觀經濟現象的學科,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宏觀經濟學的意見分歧主要有幾點:貨幣主義、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總之,宏觀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關註整體經濟運行和宏觀經濟現象,從宏觀角度研究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失業、貨幣和金融、國際貿易、政府政策等方麵的問題。
註釋:這裡麵的經濟學術語與協議中的事物可以這樣簡單的對應,總需求和總供給與協議中的總需求與總供給基本相衕;經濟增長對應協議使用者的多少情況;就業與失業可以類比協議中參與方使用協議的多少;通脹和物價水平,可以類比Token對於協議應用數量的程度和協議中的Token價格;國際經濟可以類比協議之外的其他項目。這樣的類比,就容易理解這些經濟學原理中不衕對象和項目中的事物的關繫。
對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和協議設計的工作內容,我們總結出一個初步的設計內容考察錶:
錶1 宏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內容
其中會有爭議或延展問題的考慮點:
總量設計多少合適?
這與項目方設計的應用的市場規模緊密相關,可以設計的很宏大,如滿足全球用戶需求的某個應用,也可以是滿足某個地區的用戶需求。這樣不衕的考慮會得出不衕的設計總量數量。通常區塊鏈或Web3項目是麵曏全球的。
建議根據團隊的能力匹配設計總量,設計的不要過大或過小。過大,前期Token的基礎價格過低,不利於吸引用戶和早期應用的髮展。過小,後期應用髮展也容易産生增髮的需求,增髮動作在區塊鏈項目中容易産生爭議。
多 Token 的設計與多種 Token(FT、NFT)的設計問題
這裡我們隻考慮了通常比較簡單的情況,項目中隻有一種 Token 的設計情況。通常這種設計適應公鏈項目。對於應用層的設計,很多場景還會設計多 Token,以及使用 NFT 設計來完善不衕的場景需求。根據具體項目可以再做細分,與我們現實中的經濟會很相似,例如,央行隻有貨幣的概念(像M0、M1、M2,……等錶述),一個公司既有現金,又有固定資産,又有一些知識資産,計算總資産的時候一般都可以折算成貨幣總額的錶現形式。具體怎樣核算經濟總量,以及互相的轉換,需要根據具體場景來定。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這些是微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通過對個體行爲和市場機製的研究,微觀經濟學爲理解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提供了理論和方法。
註釋:這裡麵的經濟學術語與協議中的事物可以這樣簡單的對應:市場中的需求與供給,就是協議中具體應用場景中的需求與供給;效用論就是協議中的效用問題;市場理論在經濟模型與協議的設計中與現實基本完全相衕;政府理論在區塊鏈項目中一般認爲不存在,但基金會或DAO組織都部分承擔了相關職責;生成要素市場,可以對比成那些基於FT、NFT形成的協議中的功能;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可以理解爲協議生態中爲了總體的髮展産生的相似問題,如對産品使用的獎勵、對生態髮展支持的Grant獎勵、一些任務完成的空投獎勵等。
對於微觀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和協議設計的工作內容,我們總結出一個初步的設計內容考察錶:
錶2 微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內容
微觀經濟學設計的內容一般都會涉及到了具體場景,有爭議或延展問題不多,基本上都可以根據具體事件用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得到解決。其中很多場景都會用到博弈論的內容,在2.4節中來描述。微觀經濟學和博弈論的作用可以大緻這樣的理解,處理和分析協議産生的結果使用微觀經濟學理論,控製産生結果的規則使用博弈論來設計。
貨幣銀行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以上是貨幣銀行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不衕的研究者和學者可能會有不衕的研究重點和內容。
對於貨幣銀行學的研究內容和協議設計的工作內容,我們總結出一個初步的設計內容考察錶:
錶3 貨幣銀行學理論分析內容
貨幣銀行學主要的作用,既有宏觀視角,又有微觀視角。宏觀方麵涉及到的貨幣政策,主要考慮使用貨幣政策來管理流動性。微觀方麵,涉及到使用貨幣工具來執行具體的流動性管理。這種流動性的管理,包括內部可以使用的工具與手段,也包括外部的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
弈論是研究決策製定者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主要包括以下知識點:
博弈論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生物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如市場競爭、拍賣、合作與衝突、社會規範等。這些應用都體現在設計協議的時候,考慮多方的利益,使得設計出來的規則,更利於項目的髮展。博弈論和微觀經濟學的關繫參考2.2節的內容描述。
在這塊的設計中,更多的是將協議中具有博弈的場景分析出來,用博弈論的原理分析出想要的結果,以期達到平衡。雖然博弈論理論有部分理性的説法,但在設計中基本需要考慮完全理性,因爲有很多的擼毛黨或高手參與其中,幾乎可以窮舉所有場景,一旦從理論上髮現可以利用的漏洞,就會産生很大的破壞力。
下錶內容較少,因爲是需要將協議中所有存在博弈的場景分離出來,再判斷博弈論原理可以解決問題,所以這個錶格將博弈論的幾種方法列出,後麵對應具體的業務場景。如果有具體案例會更容易分解。所以在後麵使用了空投的案例分析:
Table 4 Game Theory Analysis Content
Designing a complete economic model is very time-consuming. It requires the designer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business scenario and to consider the underlying economic theories comprehensively and extensively.
As Web3 matures in various fields, the economic model design for projects like GameFi and SocialFi becomes more complex. For instance, StepN’s whitepaper not only covers the macro design of product and economic models but also includes many micro-design details, extensively utilizing game theory content (including actions in community operations such as manually deleting bot accounts and inactive accounts).
Due to the vastness of this topic and to provide a basic understanding, I have chosen a simple scenario for analysis - a project’s airdrop. Although it is a minor scenario and does not cover all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mentioned earlier, it reflects the approach to applying these theories.
We use our Web3 email project as a case study, which provides a basic scenario consensus. Others can also practice using cases they are familiar with. In this scenario, we analyze the specific task of airdrops, using perspectives from macro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monetary banking, and game theory as previously explained, to observe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model and protocol design.
The table below decomposes all the scenarios in the business where game theory is present, and the basic information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錶5 有效動作分解
根據錶1宏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內容,我們需要知道一些信息:
根據上麵的幾個問題:
根據錶2 微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內容,我們需要知道一些信息:
根據上麵的幾個問題:
根據錶4 博弈論理論分析內容與錶5有效動作分解,我們總結如下:
其中每個細分動作有博弈論的設計與考量,此外用組合動作完成博弈場景的設計。例如,參與空投的資格,使用任務平颱的白名單功能,客戶端的安裝與付費動作等組合,與擼毛黨博弈,吸收真實用戶,併控製吸收真實用戶的成本。
上述的理論分析與案例分析都是一種探索的嘗試。當前區塊鏈或 Web3 項目還是比較早期,很多時候某個原因會決定項目的成敗,其他的設計因素顯得沒有那麽重要。一個顯著的現象是,隻要項目髮展的好,Token總體都在升值,做很多的調整和規則設定都不影響髮展,以太坊就是一個案例,髮展的過程中有過很多的經濟模型調整,包括從 PoW 到 PoS 重大的共識機製改變。
早期各種數字貨幣的價格劇烈波動一樣,有極其大的不確定因素。但按照這樣的理論分析和實踐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如 Fcoin 交易所按照這樣的經濟學原理去分析,就會髮現他們的業務設計不合理的部分,博弈論的應用不足,宏觀經濟學應用不足(沒有流動性管理機製的中長期設計),完全對比還可以髮現很多的問題。
總體來講,相對於2021年之前的區塊鏈原生項目,當前很多項目越來越體現實質性的工作質量,越來越註重中長期的考慮,所以這些項目中的經濟模型設計也越來越重要,會對項目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個區塊鏈繫統的經濟模型設計對項目是否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項目負責人想弄清楚怎樣設計經濟模型?在這些設計工作中,經濟模型的支撐理論是什麽,方法論是什麽,是很多設計者首要思考的問題。因爲筆者在區塊鏈領域探索多年,閲讀了大量區塊鏈項目的白皮書,對一些項目的經濟模型設計做過比較深入的分析和對比。再加上我們的團隊也在開髮 Web3.0 的項目,也涉及到項目中經濟模型的設計,所以想整理一篇區塊鏈經濟模型設計的底層理論的文章總結。
項目中的經濟模型設計和項目的協議設計(或稱爲應用的設計,以下我們都簡稱爲協議)緊密相關,經濟模型爲協議服務,協議是經濟模型承載的主體。這就要求設計經濟模型的人要有這兩個相關領域的知識,或者設計小組成員具有這兩個領域的知識。我自己有計算機專業的知識和多年工作經驗,又在人民大學繫統地學習了經濟學的知識,筆者2022年出版的《區塊鏈經濟模型》比較基礎和初級,沒有涉及到具體的分析,於是想寫一篇區塊鏈經濟模型設計支撐理論的文章。
在寫的過程中,我有不少的擔心,經濟學的理論博大精深,其中又有不少經濟學家爭議的問題,區塊鏈的項目也各有特色,寫出這樣的文章質量會如何?會不會有嚴重的錯誤?或誤導性?…… 不管對與錯,我先整理出一個思考的梗概和脈絡,給大家立個可以批判的標靶。文章中盡量使用基礎和普世的經濟學理論與方法論,用最比較容易理解的場景舉例,也期望更有能力的人補充與完善。
註釋説明:爲了便於閲讀,我先總結了幾個經濟學科目的主要內容。文章中使用的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相關知識內容,我參考了以前的學習筆記和教材,併使用 ChatGPT3.5 做了簡單的總結與概括,主要內容應該沒有太大歧義。博弈論我個人隻零散的看過一些內容和幾本非教材類的圖書,使用 ChatGPT3.5 做了總結與概括。
前麵我們已經説明項目中的經濟模型設計和項目的協議設計設計緊密相關,經濟模型爲協議服務,協議是經濟模型承載的主體。在 Web3 項目中,兩者互相支持,互相促進,從根本上説,還需要協議或應用的設計深入人性。
協議或應用的設計更多的是從人性的角度或更底層的原理來考慮。無論是游戲,還是一些工具類應用,都需要考慮産品的選擇與定位,用戶爲什麽願意使用,願意參與,願意傳播給周圍的人,其底層需求一般都可以歸結爲人性或欲望。
我們可以從兩個有名的理論來説明,一個是馬斯洛的需求原理,一個是通常的七情六欲概念。
(1)馬斯洛需求理論
從馬斯洛的五層需求原理,我們可以設計幾個層次的需求滿足 Token。
(2)欲望樹
一般的七情六欲的解釋如下:
一般用産品設計人員用欲望樹來分析也更適合。欲望的內容如下:
StepN 的産品設計多次強調欲望樹的概念,每一個産品細節從欲望樹的角度如何設計,解決用戶哪些問題。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查閲他們項目的白皮書和 Jerry 的一些訪談文章。
協議或應用的設計是一個需要深度思考的領域,在這裡我們隻提到兩個思考維度,人性或欲望,不再深入的討論。A16z 也寫了一些經濟模型設計與協議設計相關的文章,可以在網上查閲參考。
隨著區塊鏈技術越來越成熟,開始出現更多的相關項目,無論是原生的區塊鏈項目,還是之後髮展起來的Web3項目(以區塊鏈爲基礎設施),都涉及到經濟模型的設計。經濟模型的設計與協議的設計緊密相關。
一般情況下,設計區塊鏈項目經濟模型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如上所述,如果要考慮上述問題,我們一般要遵循哪些理論體繫?在這裡我們主要從經濟學的視角來審視區塊鏈的經濟模型設計,總結起來,我們主要從經濟學的幾個主要內容入手: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博弈論。我們從這幾方麵看設計的原則,以及設計中經濟模型與協議互動的部分。
傳統協議或應用的經濟模型在外部,通常情形下呈現的是流量思維,即想辦法導入流量,促進應用的繁榮,再考慮商業上的變現。帶有經濟模型的 Web3 應用,因爲有了 Token 的存在,以及 Tokenomics 的成長特殊性,一般呈現的是價值思維。在流量思維和價值思維之間,達到平衡或互相影響的一種思想是做市思維,既要通過應用的繁榮推動 Token 的價值增長,又要通過 Token 的價值推動應用的繁榮,即做市思維。
總結爲一句話:協議或應用是流量思維,Token是價值思維,兩者之間是做市思維。
我們從幾個經濟學理論支撐體繫來分析設計的思考維度,對於每一種理論體繫,我們先總結它的主要研究內容或方法論,然後再依據研究內容列出一個項目中經濟模型設計與協議需要考慮的問題。
宏觀經濟學是研究整體經濟運行和宏觀經濟現象的學科,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宏觀經濟學的意見分歧主要有幾點:貨幣主義、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總之,宏觀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關註整體經濟運行和宏觀經濟現象,從宏觀角度研究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失業、貨幣和金融、國際貿易、政府政策等方麵的問題。
註釋:這裡麵的經濟學術語與協議中的事物可以這樣簡單的對應,總需求和總供給與協議中的總需求與總供給基本相衕;經濟增長對應協議使用者的多少情況;就業與失業可以類比協議中參與方使用協議的多少;通脹和物價水平,可以類比Token對於協議應用數量的程度和協議中的Token價格;國際經濟可以類比協議之外的其他項目。這樣的類比,就容易理解這些經濟學原理中不衕對象和項目中的事物的關繫。
對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和協議設計的工作內容,我們總結出一個初步的設計內容考察錶:
錶1 宏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內容
其中會有爭議或延展問題的考慮點:
總量設計多少合適?
這與項目方設計的應用的市場規模緊密相關,可以設計的很宏大,如滿足全球用戶需求的某個應用,也可以是滿足某個地區的用戶需求。這樣不衕的考慮會得出不衕的設計總量數量。通常區塊鏈或Web3項目是麵曏全球的。
建議根據團隊的能力匹配設計總量,設計的不要過大或過小。過大,前期Token的基礎價格過低,不利於吸引用戶和早期應用的髮展。過小,後期應用髮展也容易産生增髮的需求,增髮動作在區塊鏈項目中容易産生爭議。
多 Token 的設計與多種 Token(FT、NFT)的設計問題
這裡我們隻考慮了通常比較簡單的情況,項目中隻有一種 Token 的設計情況。通常這種設計適應公鏈項目。對於應用層的設計,很多場景還會設計多 Token,以及使用 NFT 設計來完善不衕的場景需求。根據具體項目可以再做細分,與我們現實中的經濟會很相似,例如,央行隻有貨幣的概念(像M0、M1、M2,……等錶述),一個公司既有現金,又有固定資産,又有一些知識資産,計算總資産的時候一般都可以折算成貨幣總額的錶現形式。具體怎樣核算經濟總量,以及互相的轉換,需要根據具體場景來定。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這些是微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通過對個體行爲和市場機製的研究,微觀經濟學爲理解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提供了理論和方法。
註釋:這裡麵的經濟學術語與協議中的事物可以這樣簡單的對應:市場中的需求與供給,就是協議中具體應用場景中的需求與供給;效用論就是協議中的效用問題;市場理論在經濟模型與協議的設計中與現實基本完全相衕;政府理論在區塊鏈項目中一般認爲不存在,但基金會或DAO組織都部分承擔了相關職責;生成要素市場,可以對比成那些基於FT、NFT形成的協議中的功能;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可以理解爲協議生態中爲了總體的髮展産生的相似問題,如對産品使用的獎勵、對生態髮展支持的Grant獎勵、一些任務完成的空投獎勵等。
對於微觀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和協議設計的工作內容,我們總結出一個初步的設計內容考察錶:
錶2 微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內容
微觀經濟學設計的內容一般都會涉及到了具體場景,有爭議或延展問題不多,基本上都可以根據具體事件用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得到解決。其中很多場景都會用到博弈論的內容,在2.4節中來描述。微觀經濟學和博弈論的作用可以大緻這樣的理解,處理和分析協議産生的結果使用微觀經濟學理論,控製産生結果的規則使用博弈論來設計。
貨幣銀行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以上是貨幣銀行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不衕的研究者和學者可能會有不衕的研究重點和內容。
對於貨幣銀行學的研究內容和協議設計的工作內容,我們總結出一個初步的設計內容考察錶:
錶3 貨幣銀行學理論分析內容
貨幣銀行學主要的作用,既有宏觀視角,又有微觀視角。宏觀方麵涉及到的貨幣政策,主要考慮使用貨幣政策來管理流動性。微觀方麵,涉及到使用貨幣工具來執行具體的流動性管理。這種流動性的管理,包括內部可以使用的工具與手段,也包括外部的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
弈論是研究決策製定者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主要包括以下知識點:
博弈論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生物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如市場競爭、拍賣、合作與衝突、社會規範等。這些應用都體現在設計協議的時候,考慮多方的利益,使得設計出來的規則,更利於項目的髮展。博弈論和微觀經濟學的關繫參考2.2節的內容描述。
在這塊的設計中,更多的是將協議中具有博弈的場景分析出來,用博弈論的原理分析出想要的結果,以期達到平衡。雖然博弈論理論有部分理性的説法,但在設計中基本需要考慮完全理性,因爲有很多的擼毛黨或高手參與其中,幾乎可以窮舉所有場景,一旦從理論上髮現可以利用的漏洞,就會産生很大的破壞力。
下錶內容較少,因爲是需要將協議中所有存在博弈的場景分離出來,再判斷博弈論原理可以解決問題,所以這個錶格將博弈論的幾種方法列出,後麵對應具體的業務場景。如果有具體案例會更容易分解。所以在後麵使用了空投的案例分析:
Table 4 Game Theory Analysis Content
Designing a complete economic model is very time-consuming. It requires the designer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business scenario and to consider the underlying economic theories comprehensively and extensively.
As Web3 matures in various fields, the economic model design for projects like GameFi and SocialFi becomes more complex. For instance, StepN’s whitepaper not only covers the macro design of product and economic models but also includes many micro-design details, extensively utilizing game theory content (including actions in community operations such as manually deleting bot accounts and inactive accounts).
Due to the vastness of this topic and to provide a basic understanding, I have chosen a simple scenario for analysis - a project’s airdrop. Although it is a minor scenario and does not cover all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mentioned earlier, it reflects the approach to applying these theories.
We use our Web3 email project as a case study, which provides a basic scenario consensus. Others can also practice using cases they are familiar with. In this scenario, we analyze the specific task of airdrops, using perspectives from macro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monetary banking, and game theory as previously explained, to observe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model and protocol design.
The table below decomposes all the scenarios in the business where game theory is present, and the basic information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錶5 有效動作分解
根據錶1宏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內容,我們需要知道一些信息:
根據上麵的幾個問題:
根據錶2 微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內容,我們需要知道一些信息:
根據上麵的幾個問題:
根據錶4 博弈論理論分析內容與錶5有效動作分解,我們總結如下:
其中每個細分動作有博弈論的設計與考量,此外用組合動作完成博弈場景的設計。例如,參與空投的資格,使用任務平颱的白名單功能,客戶端的安裝與付費動作等組合,與擼毛黨博弈,吸收真實用戶,併控製吸收真實用戶的成本。
上述的理論分析與案例分析都是一種探索的嘗試。當前區塊鏈或 Web3 項目還是比較早期,很多時候某個原因會決定項目的成敗,其他的設計因素顯得沒有那麽重要。一個顯著的現象是,隻要項目髮展的好,Token總體都在升值,做很多的調整和規則設定都不影響髮展,以太坊就是一個案例,髮展的過程中有過很多的經濟模型調整,包括從 PoW 到 PoS 重大的共識機製改變。
早期各種數字貨幣的價格劇烈波動一樣,有極其大的不確定因素。但按照這樣的理論分析和實踐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如 Fcoin 交易所按照這樣的經濟學原理去分析,就會髮現他們的業務設計不合理的部分,博弈論的應用不足,宏觀經濟學應用不足(沒有流動性管理機製的中長期設計),完全對比還可以髮現很多的問題。
總體來講,相對於2021年之前的區塊鏈原生項目,當前很多項目越來越體現實質性的工作質量,越來越註重中長期的考慮,所以這些項目中的經濟模型設計也越來越重要,會對項目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