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年快乐 🥳
Gate.io动态新年周边礼遇日开启!【品牌双肩包+纪念章+帆布袋】大放送!
🎁选取2位幸运发帖用户,送出精美周边礼包!
如何参与:
✅关注 Gateio动态_Official
✅带上 #2025新年加密愿景# 标签发帖,分享你的新年加密愿望或对2025年行情的预测
✅帖子至少有 60 字
发帖参考:
1️⃣ 你对2025年加密市场有什么期待和愿望?
2️⃣ 你预测哪些币种将在2025年引领市场?
3️⃣ 2025年你的投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 帖子中仅允许 #2025新年加密愿景# 标签,否则将无法获得奖励。
🗓️ 截止至2025年1月7日 24:00(UTC+8)
💖快来发帖参与,与Gate.io动态一起迎接2025加密新篇章!
小米玩不起AI大模型
来源:字母榜,作者: 赵晋杰,编辑:彦飞
造车业务仍在承压前行之际,小米又投身一项烧钱游戏。
继今年3月对外表示正在探索AI大模型后,在5月24日晚的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中,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公司已经于4月正式组建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目前AI领域相关人员超1200人。
不过,小米并不想成为下一个OpenAI。
卢伟冰表示,**小米不会研究通用大语言模型。**相比之下,为了追赶OpenAI脚步,国内百度、阿里等一众科技厂商已经纷纷发布了自研的通用大模型。
但为前沿技术研发输血的小米消费电子业务,仍在下行通道中缓行,尚未迎来反弹时刻。
今年第一季度,小米营收595亿元,同比减少18.9%;经调整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加13.1%。
具体到各业务部分,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减少23.6%至350亿元;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同比减少13.6%至168亿元;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减少1.2%至70亿元;其他收入同比减少36.9%至6亿元。
在四大业务收入纷纷下滑之际,小米还能实现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主要原因是过去一个季度的降本增效策略。
一季度内,小米减员134人,并大幅优化了成本和开支。财报数据显示,小米销售成本同比减少21%至479亿元;销售及推广开支同比减少21.9%至41亿元;行政开支同比减少8.8%至11亿元。
卢伟冰表示,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今年会继续看到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但随着业务增长引擎纷纷减速,降本增效主导下的小米,该如何在极度烧钱的大模型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将成为雷军造车之外的又一难题。
01
作为小米营收增长引擎核心的手机业务,一季度营收占比高达58.8%,但其销量却在持续下滑,同比减少21.1%至3040万台。
遭遇销量下滑的不只小米一家手机厂商。全球智能手机大盘都在继续承压,根据Canalys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3.3%,为2014年以来最低的第一季度出货量。
在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1%至6760万台,是自2013年以来最低的第一季度。
这已经是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五个季度遭遇出货量的双位数下跌。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回暖向好,但尚未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明显提振。
Canalys研究分析师钟晓磊认为,尽管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但通讯类消费品仍有下滑,更多用户对电子消费品维持理性态度。
**一度撑起小米营收半边天的海外收入,也在一季度遭遇下滑。**上一季度,小米海外收入270亿元,同比下降28%,营收占比回落至45.4%。
其中,小米海外互联网收入实现了16.4%的增长,造成营收下滑的更大原因显然在于硬件业务发展不利。
卢伟冰表示,2023年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0%。在小米相比上年同期减少的800万台智能手机销量中,印度及其他海外市场占了大头。
小米智能手机卖不动了,原本被视为新增长极的IoT产品,销量也开始承压。
Canalys报告显示,一季度内,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总出货量下降了33%至5400万台,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两位数下降。具体到中国大陆市场,个人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24%至890万台。
反映到小米财报上,其智能电视及笔记本电脑在内的收入,由2022年第一季度的62亿元减少24.2%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47亿元。
“一季度以来,中国整体的消费者支出相对强劲,但主要集中在旅游和酒店住宿等领域,并未用于购买新电脑。”Canalys分析师徐颖表示,“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恢复阶段,但个人电脑市场尚未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02
为了在存量市场阶段争夺有限的换机用户,手机厂商正在将AI大模型视为新的差异化竞争手段。
4月份,三星被爆料正在考虑将其手机、平板电脑的默认搜索引擎从谷歌更改为微软新必应,以便借助GPT-4的大模型交互体验,为三星手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就在三星内部仍在评判是否改换门庭之际,谷歌的反击手段也来了。在5月份的谷歌I/O大会上,谷歌一口气发布了四个新一代大语言模型 PaLM 2,按照参数规模大小依次为壁虎(Gecko)、水獭(Otter)、野牛(Bison)和独角兽(Unicorn)。
最小的“壁虎”大模型,可以适配手机运行。据谷歌CEO皮查伊介绍,其不仅速度够快,而且还不用联网就能使用。
发布之后,英伟达人工智能科学家Jim Fan称赞“壁虎”为PaLM 2模型中 “最重要的亮点”,“在小屏幕上提高的生产力,要比在大屏幕上多得多。”
同样希望借助硬件载体向外展示AI技术的还有苹果。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苹果CEO库克表示,“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是巨大的变革,我们将继续在非常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在我们的产品中编织运用它。”
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提到,苹果内部已经禁止员工使用包括ChatGPT和Copilot在内的大模型产品,并在着手开发Siri新AI功能,该项目代号为Bobcat,新技术框架叫做Siri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Siri自然语言生成)功能。
在一众手机厂商尚未展现对AI大模型的关注之前,3月份的2022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卢伟冰在回应时下火热的AI大模型时,还只是表示小米正在“采用多技术路线并行探索AI大模型的落地。”
及至三星、苹果等纷纷加码大模型产品开发或应用,小米也开始加速布局,在4月正式组建了AI大模型团队。
卢伟冰表示,小米内部对AI大模型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策略:一是与OpenAI不同,小米不会研究通用大语言模型;二是小米研发大模型的思考点是,如何与具体业务结合起来,并将其转化为业务成果。
对于仍处在降本增效中的小米而言,卢伟冰还希望借助大模型,进一步提高内部效率。
03
开发通用大模型所耗费的巨大资金,或许是促使小米绕开自研大模型的一大原因。
根据OpenAI近期被爆出的运营数据,其去年亏损额翻倍,达到5.4亿美元左右,主要都被用以支撑ChatGPT的运转以及从谷歌挖人。
在过去几年中,为了训练GPT通用大模型,OpenAI已经烧掉了数十亿美元的融资额。但想要赢下这场大模型竞争,这些钱还远远不够。按照OpenAI CEO Sam Altman预测,OpenAI可能需要在未来几年尝试筹集多达1000亿美元的资金,用来开发足够先进的通用AI,同时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除了避开通用大模型开发来降低研发成本外,小米甚至不排除放弃自研计划。**卢伟冰提到,小米也可能通过投资外部项目,布局大模型赛道,或者引进第三方大模型产品,融入小米产品体系。
更重要的是,相比仍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大模型项目,小米造车的阶段性成果已经近在眼前。
卢伟冰表示,小米造车业务会按照原计划进行,首款车将于2024年下线并实现量产,在时间进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预期。2023年,小米汽车还将按计划进行冬测和夏测,
但越是量产在即,小米汽车面临的挑战和质疑也越来越大。
与2021年3月小米宣布造车时相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留给雷军带领小米汽车突出重围的机会窗口正变得越来越小。
性价比,成为过去十余年间帮助小米快速崛起的重要武器。但外界期待中的“年轻人第一辆车”或许要难产了。
据《晚点》爆料,即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量产的小米第一款车,起售价定在26万-30万元区间,高阶版本起售价更是达到35万元以上。
如果上述爆料成真,届时小米汽车不仅要在竞争最为激烈的25万-30万元区间直面小鹏、理想、特斯拉等一线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竞争,而且在特斯拉大打价格战、且将Model 3起售价拉低到20万元左右后,还要提防来自马斯克的降维打击。
尤其考虑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盈利者寥寥,届时的小米汽车,或许也跳不过亏钱卖车的阶段。
在一季度再次向智能电动汽车投入11亿元后,小米在汽车项目上公开披露出来的研发费用已达42亿元,但与蔚小理们累计高达超百亿元的前期投入相比,小米继续烧钱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在造车的无底洞投入面前,小米或许已经没有太多资源再供大模型挥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