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 0(第 0 层区块链)是构建在 Layer 1 之下且更加底层的基础设施。 Layer 0 的目标是提高不同区块链之间的可扩展性、互操作性以及专业化程度。
目前已有一些多链应用尝试采用不同的架构来达成这个Layer 0 的目标,本文将会介绍三个Layer 0 的实际例子,以及两个实际建构在Layer 0 上,享受Layer 0 生态系统好处的项目。
第一层:Layer 1 是可以交互和分布数据的基础区块链,比如 Bitcoin, Ethereum, BNB chain 等等。
第2层:Layer 2 是建立在 Layer 1 之上的协议,旨在提高区块链的性能和输出。 Layer 1 的交易可以交由附加的 Layer 2 处理,处理完成后的结果会被发送回 Layer 1 的基础层,以便永久记录。 Layer 2 的扩容方案旨在减轻基础层区块链的负载、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可扩展性问题。通过 Layer 1 和 Layer 2 之间的互动,区块链可以在不影响安全性的情况下实现可扩展性。想要了解更多有关 Layer 2 的内容可以参考在 Gate Learn 之前发布的文章。
第三层:Layer 3 建立在Layer 2 之上,能提供更强的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目前较常被需要频繁链上交互的项目采用,让开发人员根据需求在Layer 3上部署游戏链,来运行特定的Dapp 游戏项目,以适应高频繁的链上交互或提升用户的钱包体验。想要了解更多有关 Layer 3 的内容可以参考在Gate Learn之前发布的文章。
我们以 Polkadot 为例子来检视 Layer 0 的基础设施是怎么运作的、有哪些优势。 Polkadot 的Layer 0 是这样运作的:以一个中继链(Relay-chain)作为主链,来负责平行链(Parachain)上的安全性;中继链上运行着许多平行链,它们是用于特定应用的Layer 1 侧链;此外,还有一种网路层协议,允许传输跨共识消息(XCM),让共识系统之间通信,有更强的互操作性。
来源:波卡博客
根据 Polkadot 官方文档,平行链设计的主要优势是:
1.可扩展性(Scalability):Polkadot 上的中继链专注于消息传递和安全性,这让平行链只作为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不需要为智能合约的执行负责;这种结构也为平行链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因为它们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程序或使用情况进行定制和优化,而不会受到智能合约的限制。
2.专业化(Specialization):Polkadot 本身只关注其作为 Layer 0 的基础工作。其他 L1 区块链必须兼顾其安全性并使用 DApp 进行扩展,但 Polkadot 及其专用区块链(平行链)可以协同工作。
3.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由于所有平行链都建立在一个名为 Substrate 的框架上,并连接到 Polkadot 的架构,因此它们可以原生通信、交易资产并形成丰富的跨链交互和连接。上面也提到的 Polkadot XCM 讯息格式允许平行链不需通过中继链就能相互交互,比如共用资产等。
Polkadot 生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Layer 1 平行链项目都是早期在第一轮插槽拍卖中取胜的项目,发展的较久,在社区内的共识也比较强,以下按照目前TVL 大小为顺序,介绍三个Layer 1 项目。
Astar
Astar Network (原 Plasm)是在日本最受欢迎的智能合约平台。 Polkadot 作为 L0,中继链并不支持智能合约的开发和部署,而 Astar 正好填补了这个位置。 Astar 支持 Wasm(WebAssembly )和 EVM 两种智能合约方案,是 Polkadot 生态中第一个支持以太坊生态的平行链,并包括了 Layer 2 扩展解决方案,比如 OVM(Optimistic Vitual Machine)等。
为了吸引开发者在 Astar 生态建设,Astar 网路还推行了一个 dApp 质押计画。在 Astar 网路中,对于每个产生的区块,都会有一部分通膨的代币被分配给 dApp 质押;这些质押所产生的奖励会被分配给 dApp 开发者和质押者。
Astar 是这样建构在Polkadot 上的:使用Polkadot 的中继链负责跨链的互操作性、数据储存和交易验证;而EVM 层则负责执行智能合约并与以太坊兼容,允许开发者构建并部署dApp 。
Moonbeam
Moonbeam 是一座以太坊网桥,主要用来将以太坊上用 Solidity 撰写的智能合约在少许更改后接入 Moonbeam 链,从而得以通过中继链和整个 Polkadot 生态中的项目跨链互操作。 2020 年知名的 DeFi 服务 SushiSwap 在 Moonbeam 上部署了分支;2022 年 Polkadot 原生 USDT 在 Moonbeam 中上线。
Polkadot 网络的测试网是Kusama,一般开发者的使用流程是这样:先在Kusama 测试网上使用Moonriver (Moonriver 的功能大致和Moonbeam 一样,是在Kusama 上的先行项目)测试、验证智能合约,然后将代码发送到Polkadot 上的Moonbeam;Moonbeam 能够在Polkadot 链上执行EVM 实例,也支持ERC-20 标准和DOT 协议。
Acala
Acala 是建立在Polkadot 网络上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三个主要的服务:AcalaSwap (是一个用来换币AMM,LPs 也可以开池注入流动性收取手续费)、Honzon(是一个稳定币协议) 、Homa(是一个流动性质押协议)。 Acala 被视为 Polkadot 的 DeFi 中心,兼容以太坊,使开发者能轻松将 DeFi 项目从以太坊转移到 Acala 网络。它有着双代币系统,包括本地去中心化稳定币(aUSD)和ACA(Acala 网络的治理代币),上述的三个主要服务能够满足平行链抵押、跨链流动性创建、多链资产抵押、算法稳定币aUSD 发行等需求。
随着 2023 年 7 月 Polkadot 1.0 的最终版本发布,标志着 Polkadot 中继链的功能已经交付。长期来讲,Polkadot 想成为的,是一个更通用的生态系统,生成、利用、销售区块空间(即 Polkadot 的 Coretime)。
以下为一些Polkadot 生态系统当前的数据: 1.580+ 个生态系统专案:包含90+ 条平行链、300+ 个Dapp,190+ 个基于Substrate 的区块链; 2.目前平行链中最重要的专案有关中心化稳定币Tether (USDT) 和Circle (USDC) 的推出和部署,在Polkadot 的Asset Hub 中就有高达2.5 亿美元的USDC; 3.整个生态系统中有近2,000 名月活跃开发者和83,000 名月活跃使用者。
此外,在互操作性和跨链桥的应用上,Bridge Hub 和 Identity 链、Asset Hub 和 Collectives 链都是Polkadot 生态系统中值得注意的基础设施。 2023 年 12 月,无信任网桥 Snowbridge,已经在安全审计后被部署到了 Asset Hub 和 Bridge Hub 的生产环境,预计将在新年的不久后开始启用。无信任跨链桥的底层加密方式,是采用 Web3 Foundation 研究团队内部开发的特殊用途加密协定,它们与 XCM 集成并允许任意合约交互,将来可以用于和以太坊、Moonbeam 网路的各种解决方案。无信任提供了更好的可扩展性和效率,限制是底层网路安全性较弱。
和 Polkadot 类似,Cosmos 也是最早提出打造跨链生态系统、有着类似的 Layer 0 愿景的项目之一。根据 Cosmos 官方白皮书,Cosmos 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性,资产可以由不同的验证者发行和控制,但可以在区块链之间无缝移动和交换,而无需依赖受信任的第三方。
Tendermint 核心:Cosmos 上有许多区域(zone),所有的区域由 Tendermint Core 提供支援,这是一个高性能又安全的共识引擎,可以扼制恶意行为。 Tendermint Core 的 BFT 共识演算法非常适合扩展公共权益证明区块链。具有其他共识模型的区块链,包括以太坊和比特币等工作量证明区块链,可以使用适配器区域(adapter zones)连接到 Cosmos 网路。 Tendermint 后更名为 Ignite,因为创始人 Jae Kwon 的理念不同而分裂成两个实体,由 Kwon 担任另一个实体 NewTendermint 的 CEO。
Cosmos Hub:Cosmos 上的第一个区域称为 Cosmos Hub。Cosmos Hub 是一种多资产权益证明(PoS)区块链网路,并受到简单的机制治理,使网路本身能够适应和升级。此外,Cosmos Hub 可以通过连接其他区域进行扩展。 Cosmos Hub 负责所有区域间的代币转移,并会跟踪所有代币总量;各个Hub 将各个区域的风险隔离;任何人都可以将新区域连接到Cosmos Hub,因此区域允许未来与新的区块链技术方案相容。
IBC 跨链协议:Cosmos 网路中的 Hub (s) 和区域通过 IBC 协议相互通信,IBC 协议是用来传递区块链资料的虚拟协议,类似 Web2 网路中的 UDP 或 TCP 协议。
除了上面提到的共识引擎 Tendermint Core、Cosmos 上第一个区域 Cosmos Hub 以及 IBC 跨链协议以外,还有 Cosmos SDK 这个开发框架,这些基础设施构成了 Cosmos 生态系统。
截止目前Coingecko 的数据显示,Cosmos 生态中市值排名前 100 的项目有 10 个;搭建在 Cosmos 生态系统中的项目超过 260 个。可以看到,Cosmos 技术还是诞生出了许多很强的项目,这可能是因为Polkadot 与Cosmos 选择了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Polkadot 是通过中继链和平行链的设计来共享安全的;而Cosmos Hub本身并不负责链上讯息交换和安全,根据Gate Learn 之前发布的这篇文章,Cosmos 生态更像是放射性的网状结构,各个应用链需自己负责安全性,而这种设计使得 Cosmos 生态下的 DeFi 项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Injective
Injective 是一个模组化的、开箱即用的互操作性区块链,可以用于建立完全去中心化的订单簿、预测市场或提供其它链上金融服务的 dApp。 Injective 使用 Cosmos SDK 构建,能够使用 Tendermint 权益证明共识框架实现即时交易。
在互操作性方面,Injective 支持在以太坊、Moonbeam、CosmosHub 等支援 IBC 的链以及 Solana、Avalanche 等 Wormhole 整合链之间的无缝跨链交易。由于 Injective 支援与以太坊和所有支援 IBC 的链进行跨链交易,这意味着在 Injective 上创建的代币预设可以出现在多个网路中。
在跨链生态的兼容方面,Injective 支援 CosmWasm,这是一个为 Cosmos 生态系统构建的新型智能合约平台。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在 Injective 上启动自己的智能合约驱动的 dApp。在支援 CosmWasm 的其他链上运行的智能合约,也可以无缝迁移到 Injective。
Cronos
Cronos 是以太坊相容的 Layer 1 区块链,建立在 Cosmos SDK 之上。原本 加密网 使用的是 Cronos.org 这个开源公链来提供金融服务,后来项目方为了扩大 DeFi、NFT 和 GameFi 在垂直领域的采用,创建了 Cronos 这个并行运行的区块链。创建这个新链还为了让 dApp 和智能合约的部署更便宜,并降低碳排量。
Cronos 与 EVM 兼容,Solidity 和所有 EVM 工具开箱即用,并有 Cronos Play,一套面向Web,Unity,Unreal和C++游戏开发人员的开发人员工具,能方便地开发 GameFi 项目。
Cronos 最大的特点是受到Crypto.com 的直接支持:Cronos 生态系统资助计画,这是一个透过引导初始产品开发和提供技术支援来支持 Cronos 的早期计画;此外还有 Cronos Accelerator,一个针对有潜力的 dApp 开发者的计画。
Celestia
Celestia 是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赛道中脱颖而出的项目,它是一个模组化的网络,专注于排序交易并验证已发布的数据的可用性。
Celestia 使用一种名为数据可用性采样(DAS) 的方法,不同的区块段上随机采样多次,每次成功采样都会提升数据可用性信心和区块的有效性,而且这个方法还是可扩展的,随着更多的轻节点加入网路来采样数据,区块大小会增加,从而允许更高的吞吐量。它在技术上的创新为它在 2022 年吸引了 5500 万的融资。以太坊曾经表示未来想专注在数据可用性与安全性,而与以太坊的 DA 层相比,Celestia 大幅降低了数据成本,因此被认为对以太坊产生了威胁。
和 Polkadot 最重要的专案资产为稳定币(2.5 亿美元的 USDC)类似,Cosmos 2022 年取得的成功也是由于 Terra 链生态的稳定币 UST 部署在 Cosmos 上,当时市值在稳定币生态中排行第四。可想而知,2022 年 5 月 Terra 脱钩的死亡螺旋给 Cosmos 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带动 ATOM 代币大幅下跌。
Cosmos 生态系统后续开始在模组化上发力。目前其发展近况是,Cosmos Hub 的分叉网络 AtomOne 将在 2024 年 2 月 27 日上线主网。这一事件的背景是去年 ATOM 代币通胀率提案以微幅比例通过后,创始人 Jae Kwon 对结果表示不满,愤而提出分叉。从这个事件可以观察到 Cosmos 目前至少存在三大问题:
1.中心化问题:除了创始人能通过分叉来反制社区提案,监控节点运营商的(比如 Chainflow 等个体验证器运营商)和 LIDO 等权益池的中本聪系数显示(截止文章撰写时间),Cosmos 生态得分为 7,以太坊为 2,Solana 为 20,Polkadot 为 92,这个数据也可以反映出 Cosmos 生态系统是比较中心化的。
2.高通胀率和网路安全成本:最早在Blockworks Research 的研究中显示,Cosmos 的$ATOM 代币有着高通胀率,这不但意味着在代币经济学上的不可持续性,也连带影响了Cosmos 在网路安全上所支付的成本,促使团队推出相关提案;
3.生态项目治理、代币流动性都很分散:前者的例证是 Tendermint 的改名和分裂,容易引起生态系统的混乱;后者则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影响 Cosmos 的采用。
Cosmos 生态的未来走向是什么?根据 Cosmos Hub 负责人 Billy Rennekamp 在 AMA 中的分享,Cosmos Hub 即将推出的功能包括 Vega 升级、新模组 AuthZ 和 FeeGrant、以及更新的网路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还有IBS封包路由功能。 Gravity DEX 和 Emeris 标志着 Cosmos 生态系统的发展,但这也引起了一些关于生态系统可信度和平衡性的讨论。链间安全和 ATOM 功能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 Cosmos Hub 的价值和安全性。另外,Cosmos 上的 NFT 和 IRISnet 专案也在进行,将为生态系统带来更多应用和价值。这些升级和功能将改善用户体验,并有望促进 Cosmos 生态系统的发展和采用。
Layer 0 一词最早期为人所知,是因为 Gavin Wood 的传道和 Polkadot 平行链 Blog 中使用了这个词汇。然而,在 Polkadot 2023 年的年终总结中,已经不再把 Polkadot 和 Layer 0 相提并论。这可能是因为 Polkadot 和 Cosmos 在生态系统发展中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
除了以太坊愿意将 Polkadot 整合进协议以外,其它 Layer 1 似乎不太可能这么做。同样的,Cosmos 的网路安全性也被原生代币 ATOM 保护着,大家最终还是希望累积 Layer 1 的代币去实现更多链上交互。网路安全仰赖排序器的分配,如何重新定义这些角色(比如XAI 通过Sentry 节点来解决验证诱因问题),以及跨链生态下,模块化、可组合性的基础设施该如何发展,这些都是2024 Layer 0 赛道会遇到的切实问题。如果 Polkadot 和 Cosmos 无法交付出让社区满意的解决方案,那么对应这些问题的路径或许不会叫作 Layer 0,而会是别的名词。
通用跨链协议的未来
还有一些其它项目也在跨链赛道中竞争。 Wormhole 是一个跨链协议,用于在区块链之间的通用消息传递,它本身既不是区块链也不是代币桥(token bridge)。它提供一些工具用来打造跨链的交易所、实现 NFT 治理或构建跨链游戏。
另一个类似跨链协议是采用超级轻节点(ULN)的 LayerZero,它和 Wormhole 的设计有些类似。LayerZero 的 CEO 认为,Wormhole 等系统的运作方式是让控制元件位于「系统」中,只有被信任的管理者才能升级它们(需要13/19 的多签);而LayerZero 同样用外部金钥管理dApp 的参数,并依赖于金钥管理者不会作恶。不同之处在于,Wormhole 的 dApp 没有任何控制权,并且无法阻止「系统」强制升级,并更改底层的消息传递协议;而 LayerZero 让每个 dApp 可以选择一组无法更改的安全参数。这意味着 LayerZero 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是不可变的、开源的,永远由用户所有。
除了 Polkadot 发展的轻节点协议、Cosmos 的 IBC 跨链协议,未来这一赛道内还会有更多类似 Wormhole 和 LayerZero 这样的通用跨链协议,提供更高效、更灵活和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Layer 0(第 0 层区块链)是构建在 Layer 1 之下且更加底层的基础设施。 Layer 0 的目标是提高不同区块链之间的可扩展性、互操作性以及专业化程度。
目前已有一些多链应用尝试采用不同的架构来达成这个Layer 0 的目标,本文将会介绍三个Layer 0 的实际例子,以及两个实际建构在Layer 0 上,享受Layer 0 生态系统好处的项目。
第一层:Layer 1 是可以交互和分布数据的基础区块链,比如 Bitcoin, Ethereum, BNB chain 等等。
第2层:Layer 2 是建立在 Layer 1 之上的协议,旨在提高区块链的性能和输出。 Layer 1 的交易可以交由附加的 Layer 2 处理,处理完成后的结果会被发送回 Layer 1 的基础层,以便永久记录。 Layer 2 的扩容方案旨在减轻基础层区块链的负载、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可扩展性问题。通过 Layer 1 和 Layer 2 之间的互动,区块链可以在不影响安全性的情况下实现可扩展性。想要了解更多有关 Layer 2 的内容可以参考在 Gate Learn 之前发布的文章。
第三层:Layer 3 建立在Layer 2 之上,能提供更强的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目前较常被需要频繁链上交互的项目采用,让开发人员根据需求在Layer 3上部署游戏链,来运行特定的Dapp 游戏项目,以适应高频繁的链上交互或提升用户的钱包体验。想要了解更多有关 Layer 3 的内容可以参考在Gate Learn之前发布的文章。
我们以 Polkadot 为例子来检视 Layer 0 的基础设施是怎么运作的、有哪些优势。 Polkadot 的Layer 0 是这样运作的:以一个中继链(Relay-chain)作为主链,来负责平行链(Parachain)上的安全性;中继链上运行着许多平行链,它们是用于特定应用的Layer 1 侧链;此外,还有一种网路层协议,允许传输跨共识消息(XCM),让共识系统之间通信,有更强的互操作性。
来源:波卡博客
根据 Polkadot 官方文档,平行链设计的主要优势是:
1.可扩展性(Scalability):Polkadot 上的中继链专注于消息传递和安全性,这让平行链只作为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不需要为智能合约的执行负责;这种结构也为平行链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因为它们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程序或使用情况进行定制和优化,而不会受到智能合约的限制。
2.专业化(Specialization):Polkadot 本身只关注其作为 Layer 0 的基础工作。其他 L1 区块链必须兼顾其安全性并使用 DApp 进行扩展,但 Polkadot 及其专用区块链(平行链)可以协同工作。
3.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由于所有平行链都建立在一个名为 Substrate 的框架上,并连接到 Polkadot 的架构,因此它们可以原生通信、交易资产并形成丰富的跨链交互和连接。上面也提到的 Polkadot XCM 讯息格式允许平行链不需通过中继链就能相互交互,比如共用资产等。
Polkadot 生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Layer 1 平行链项目都是早期在第一轮插槽拍卖中取胜的项目,发展的较久,在社区内的共识也比较强,以下按照目前TVL 大小为顺序,介绍三个Layer 1 项目。
Astar
Astar Network (原 Plasm)是在日本最受欢迎的智能合约平台。 Polkadot 作为 L0,中继链并不支持智能合约的开发和部署,而 Astar 正好填补了这个位置。 Astar 支持 Wasm(WebAssembly )和 EVM 两种智能合约方案,是 Polkadot 生态中第一个支持以太坊生态的平行链,并包括了 Layer 2 扩展解决方案,比如 OVM(Optimistic Vitual Machine)等。
为了吸引开发者在 Astar 生态建设,Astar 网路还推行了一个 dApp 质押计画。在 Astar 网路中,对于每个产生的区块,都会有一部分通膨的代币被分配给 dApp 质押;这些质押所产生的奖励会被分配给 dApp 开发者和质押者。
Astar 是这样建构在Polkadot 上的:使用Polkadot 的中继链负责跨链的互操作性、数据储存和交易验证;而EVM 层则负责执行智能合约并与以太坊兼容,允许开发者构建并部署dApp 。
Moonbeam
Moonbeam 是一座以太坊网桥,主要用来将以太坊上用 Solidity 撰写的智能合约在少许更改后接入 Moonbeam 链,从而得以通过中继链和整个 Polkadot 生态中的项目跨链互操作。 2020 年知名的 DeFi 服务 SushiSwap 在 Moonbeam 上部署了分支;2022 年 Polkadot 原生 USDT 在 Moonbeam 中上线。
Polkadot 网络的测试网是Kusama,一般开发者的使用流程是这样:先在Kusama 测试网上使用Moonriver (Moonriver 的功能大致和Moonbeam 一样,是在Kusama 上的先行项目)测试、验证智能合约,然后将代码发送到Polkadot 上的Moonbeam;Moonbeam 能够在Polkadot 链上执行EVM 实例,也支持ERC-20 标准和DOT 协议。
Acala
Acala 是建立在Polkadot 网络上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三个主要的服务:AcalaSwap (是一个用来换币AMM,LPs 也可以开池注入流动性收取手续费)、Honzon(是一个稳定币协议) 、Homa(是一个流动性质押协议)。 Acala 被视为 Polkadot 的 DeFi 中心,兼容以太坊,使开发者能轻松将 DeFi 项目从以太坊转移到 Acala 网络。它有着双代币系统,包括本地去中心化稳定币(aUSD)和ACA(Acala 网络的治理代币),上述的三个主要服务能够满足平行链抵押、跨链流动性创建、多链资产抵押、算法稳定币aUSD 发行等需求。
随着 2023 年 7 月 Polkadot 1.0 的最终版本发布,标志着 Polkadot 中继链的功能已经交付。长期来讲,Polkadot 想成为的,是一个更通用的生态系统,生成、利用、销售区块空间(即 Polkadot 的 Coretime)。
以下为一些Polkadot 生态系统当前的数据: 1.580+ 个生态系统专案:包含90+ 条平行链、300+ 个Dapp,190+ 个基于Substrate 的区块链; 2.目前平行链中最重要的专案有关中心化稳定币Tether (USDT) 和Circle (USDC) 的推出和部署,在Polkadot 的Asset Hub 中就有高达2.5 亿美元的USDC; 3.整个生态系统中有近2,000 名月活跃开发者和83,000 名月活跃使用者。
此外,在互操作性和跨链桥的应用上,Bridge Hub 和 Identity 链、Asset Hub 和 Collectives 链都是Polkadot 生态系统中值得注意的基础设施。 2023 年 12 月,无信任网桥 Snowbridge,已经在安全审计后被部署到了 Asset Hub 和 Bridge Hub 的生产环境,预计将在新年的不久后开始启用。无信任跨链桥的底层加密方式,是采用 Web3 Foundation 研究团队内部开发的特殊用途加密协定,它们与 XCM 集成并允许任意合约交互,将来可以用于和以太坊、Moonbeam 网路的各种解决方案。无信任提供了更好的可扩展性和效率,限制是底层网路安全性较弱。
和 Polkadot 类似,Cosmos 也是最早提出打造跨链生态系统、有着类似的 Layer 0 愿景的项目之一。根据 Cosmos 官方白皮书,Cosmos 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性,资产可以由不同的验证者发行和控制,但可以在区块链之间无缝移动和交换,而无需依赖受信任的第三方。
Tendermint 核心:Cosmos 上有许多区域(zone),所有的区域由 Tendermint Core 提供支援,这是一个高性能又安全的共识引擎,可以扼制恶意行为。 Tendermint Core 的 BFT 共识演算法非常适合扩展公共权益证明区块链。具有其他共识模型的区块链,包括以太坊和比特币等工作量证明区块链,可以使用适配器区域(adapter zones)连接到 Cosmos 网路。 Tendermint 后更名为 Ignite,因为创始人 Jae Kwon 的理念不同而分裂成两个实体,由 Kwon 担任另一个实体 NewTendermint 的 CEO。
Cosmos Hub:Cosmos 上的第一个区域称为 Cosmos Hub。Cosmos Hub 是一种多资产权益证明(PoS)区块链网路,并受到简单的机制治理,使网路本身能够适应和升级。此外,Cosmos Hub 可以通过连接其他区域进行扩展。 Cosmos Hub 负责所有区域间的代币转移,并会跟踪所有代币总量;各个Hub 将各个区域的风险隔离;任何人都可以将新区域连接到Cosmos Hub,因此区域允许未来与新的区块链技术方案相容。
IBC 跨链协议:Cosmos 网路中的 Hub (s) 和区域通过 IBC 协议相互通信,IBC 协议是用来传递区块链资料的虚拟协议,类似 Web2 网路中的 UDP 或 TCP 协议。
除了上面提到的共识引擎 Tendermint Core、Cosmos 上第一个区域 Cosmos Hub 以及 IBC 跨链协议以外,还有 Cosmos SDK 这个开发框架,这些基础设施构成了 Cosmos 生态系统。
截止目前Coingecko 的数据显示,Cosmos 生态中市值排名前 100 的项目有 10 个;搭建在 Cosmos 生态系统中的项目超过 260 个。可以看到,Cosmos 技术还是诞生出了许多很强的项目,这可能是因为Polkadot 与Cosmos 选择了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Polkadot 是通过中继链和平行链的设计来共享安全的;而Cosmos Hub本身并不负责链上讯息交换和安全,根据Gate Learn 之前发布的这篇文章,Cosmos 生态更像是放射性的网状结构,各个应用链需自己负责安全性,而这种设计使得 Cosmos 生态下的 DeFi 项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Injective
Injective 是一个模组化的、开箱即用的互操作性区块链,可以用于建立完全去中心化的订单簿、预测市场或提供其它链上金融服务的 dApp。 Injective 使用 Cosmos SDK 构建,能够使用 Tendermint 权益证明共识框架实现即时交易。
在互操作性方面,Injective 支持在以太坊、Moonbeam、CosmosHub 等支援 IBC 的链以及 Solana、Avalanche 等 Wormhole 整合链之间的无缝跨链交易。由于 Injective 支援与以太坊和所有支援 IBC 的链进行跨链交易,这意味着在 Injective 上创建的代币预设可以出现在多个网路中。
在跨链生态的兼容方面,Injective 支援 CosmWasm,这是一个为 Cosmos 生态系统构建的新型智能合约平台。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在 Injective 上启动自己的智能合约驱动的 dApp。在支援 CosmWasm 的其他链上运行的智能合约,也可以无缝迁移到 Injective。
Cronos
Cronos 是以太坊相容的 Layer 1 区块链,建立在 Cosmos SDK 之上。原本 加密网 使用的是 Cronos.org 这个开源公链来提供金融服务,后来项目方为了扩大 DeFi、NFT 和 GameFi 在垂直领域的采用,创建了 Cronos 这个并行运行的区块链。创建这个新链还为了让 dApp 和智能合约的部署更便宜,并降低碳排量。
Cronos 与 EVM 兼容,Solidity 和所有 EVM 工具开箱即用,并有 Cronos Play,一套面向Web,Unity,Unreal和C++游戏开发人员的开发人员工具,能方便地开发 GameFi 项目。
Cronos 最大的特点是受到Crypto.com 的直接支持:Cronos 生态系统资助计画,这是一个透过引导初始产品开发和提供技术支援来支持 Cronos 的早期计画;此外还有 Cronos Accelerator,一个针对有潜力的 dApp 开发者的计画。
Celestia
Celestia 是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赛道中脱颖而出的项目,它是一个模组化的网络,专注于排序交易并验证已发布的数据的可用性。
Celestia 使用一种名为数据可用性采样(DAS) 的方法,不同的区块段上随机采样多次,每次成功采样都会提升数据可用性信心和区块的有效性,而且这个方法还是可扩展的,随着更多的轻节点加入网路来采样数据,区块大小会增加,从而允许更高的吞吐量。它在技术上的创新为它在 2022 年吸引了 5500 万的融资。以太坊曾经表示未来想专注在数据可用性与安全性,而与以太坊的 DA 层相比,Celestia 大幅降低了数据成本,因此被认为对以太坊产生了威胁。
和 Polkadot 最重要的专案资产为稳定币(2.5 亿美元的 USDC)类似,Cosmos 2022 年取得的成功也是由于 Terra 链生态的稳定币 UST 部署在 Cosmos 上,当时市值在稳定币生态中排行第四。可想而知,2022 年 5 月 Terra 脱钩的死亡螺旋给 Cosmos 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带动 ATOM 代币大幅下跌。
Cosmos 生态系统后续开始在模组化上发力。目前其发展近况是,Cosmos Hub 的分叉网络 AtomOne 将在 2024 年 2 月 27 日上线主网。这一事件的背景是去年 ATOM 代币通胀率提案以微幅比例通过后,创始人 Jae Kwon 对结果表示不满,愤而提出分叉。从这个事件可以观察到 Cosmos 目前至少存在三大问题:
1.中心化问题:除了创始人能通过分叉来反制社区提案,监控节点运营商的(比如 Chainflow 等个体验证器运营商)和 LIDO 等权益池的中本聪系数显示(截止文章撰写时间),Cosmos 生态得分为 7,以太坊为 2,Solana 为 20,Polkadot 为 92,这个数据也可以反映出 Cosmos 生态系统是比较中心化的。
2.高通胀率和网路安全成本:最早在Blockworks Research 的研究中显示,Cosmos 的$ATOM 代币有着高通胀率,这不但意味着在代币经济学上的不可持续性,也连带影响了Cosmos 在网路安全上所支付的成本,促使团队推出相关提案;
3.生态项目治理、代币流动性都很分散:前者的例证是 Tendermint 的改名和分裂,容易引起生态系统的混乱;后者则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影响 Cosmos 的采用。
Cosmos 生态的未来走向是什么?根据 Cosmos Hub 负责人 Billy Rennekamp 在 AMA 中的分享,Cosmos Hub 即将推出的功能包括 Vega 升级、新模组 AuthZ 和 FeeGrant、以及更新的网路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还有IBS封包路由功能。 Gravity DEX 和 Emeris 标志着 Cosmos 生态系统的发展,但这也引起了一些关于生态系统可信度和平衡性的讨论。链间安全和 ATOM 功能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 Cosmos Hub 的价值和安全性。另外,Cosmos 上的 NFT 和 IRISnet 专案也在进行,将为生态系统带来更多应用和价值。这些升级和功能将改善用户体验,并有望促进 Cosmos 生态系统的发展和采用。
Layer 0 一词最早期为人所知,是因为 Gavin Wood 的传道和 Polkadot 平行链 Blog 中使用了这个词汇。然而,在 Polkadot 2023 年的年终总结中,已经不再把 Polkadot 和 Layer 0 相提并论。这可能是因为 Polkadot 和 Cosmos 在生态系统发展中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
除了以太坊愿意将 Polkadot 整合进协议以外,其它 Layer 1 似乎不太可能这么做。同样的,Cosmos 的网路安全性也被原生代币 ATOM 保护着,大家最终还是希望累积 Layer 1 的代币去实现更多链上交互。网路安全仰赖排序器的分配,如何重新定义这些角色(比如XAI 通过Sentry 节点来解决验证诱因问题),以及跨链生态下,模块化、可组合性的基础设施该如何发展,这些都是2024 Layer 0 赛道会遇到的切实问题。如果 Polkadot 和 Cosmos 无法交付出让社区满意的解决方案,那么对应这些问题的路径或许不会叫作 Layer 0,而会是别的名词。
通用跨链协议的未来
还有一些其它项目也在跨链赛道中竞争。 Wormhole 是一个跨链协议,用于在区块链之间的通用消息传递,它本身既不是区块链也不是代币桥(token bridge)。它提供一些工具用来打造跨链的交易所、实现 NFT 治理或构建跨链游戏。
另一个类似跨链协议是采用超级轻节点(ULN)的 LayerZero,它和 Wormhole 的设计有些类似。LayerZero 的 CEO 认为,Wormhole 等系统的运作方式是让控制元件位于「系统」中,只有被信任的管理者才能升级它们(需要13/19 的多签);而LayerZero 同样用外部金钥管理dApp 的参数,并依赖于金钥管理者不会作恶。不同之处在于,Wormhole 的 dApp 没有任何控制权,并且无法阻止「系统」强制升级,并更改底层的消息传递协议;而 LayerZero 让每个 dApp 可以选择一组无法更改的安全参数。这意味着 LayerZero 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是不可变的、开源的,永远由用户所有。
除了 Polkadot 发展的轻节点协议、Cosmos 的 IBC 跨链协议,未来这一赛道内还会有更多类似 Wormhole 和 LayerZero 这样的通用跨链协议,提供更高效、更灵活和更安全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