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oT机制不需要消耗算力挖矿,也并非必须质押代币,参与PoT机制唯一需要的就是你的时间。
2. Analog的目标在于打造一个Layer 0层次的区块链,通过提供一个包含海量时间戳数据的去中心化时间图谱(time graph),为Web 3世界的全链未来提供时间数据支持。
3. Analog区生态下的网络节点被分为四类:Publishers,Time Nodes,Time Electors,Tesseract Nodes。
4. $ANLOG在链上可以用于支付网络费,通过质押获取额外收益,并且可以参与项目治理。此外$ANLOG还起到激励节点提交、打包、验证时间数据,维护网络正常运作的功能。
5. 基于PoT共识机制的Analog在教育、金融、健康、供应链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曾这样一句颇为洗脑的游戏广告:“你的时间非常值钱,我用金钱买你的时间。”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可笑,因为我们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在Web 3世界中,我们也许能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看待时间这种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资源,那就是我们今天所将要介绍的新式区块链共识机制——Proof of Time,时间共识。
共识机制所解决的是去中心化的信任问题。一组彼此之间互不相关的节点,如何才能彼此合作,迅速可靠地完成区块中交易的打包和验证,也就是达成共识呢?比特币给出了最早的答案,也就是PoW(Proof of Word,工作量证明机制)。在PoW机制下,各大节点需要展开算力竞争,通过解答随机性的数学难题,最先得到答案的节点能够打包区块,同时获得一定数量比特币,作为维护网络的奖励。这一机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但却需要消耗巨量的能源,同时对于参与结点而言存在颇高的硬件门槛。PoS(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机制解决了能耗问题,降低了挖矿参与门槛,同时由于控制着多数代币的大户利益与整个网络密切相关,大股东将会自发维护网络安全。但由于PoS机制较为实现起来较为复杂,较为容易产生漏洞。
而PoT(Proof of Time,时间证明)机制与前面两者都不同。PoT机制不需要消耗算力挖矿,也并非必须质押代币,参与PoT机制唯一需要的就是你的时间。这使得PoT机制下成为节点的成本很低,任何人都能够成为区块链网络的节点。PoT机制的设计有望帮助我们以去中心化方式重新审视时间这一概念,使得我们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更大的价值。
PoT机制与Analog
首个是由PoT时间证明机制的区块链项目是Analog,该项目的目标在于打造一个Layer 0层次的区块链,通过提供一个包含海量时间戳数据的去中心化时间图谱(time graph),为Web 3世界的全链未来提供时间数据支持。Analog上的时间数据主要以事件时间(Event Data)的形式存在,众多事件在现实世界或网络世界中先后发生,其发生时间将会连串成一条时间轴,并且无需信任的记录在区块链上,供dApp或其他区块链使用。举例来说,某位用户在某时购买了一个NFT,便是一条时间时间数据;经销商在某时刻购入了一批生产物料,医院在某时刻接受了一位病人,这些都是现实世界中的时间数据。
图:Analog官网
在Analog项目中,PoT机制实际上是一种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代理权益证明)机制的变种,这种模式现实世界中的精英治理,享有拓展性强、高性能的优势。据Analog项目白皮书,Analog网络最多可以支持数以亿计的节点总数,区块时间最快可达0.4微秒,TPS可达65,000,这一交易处理速度已经达到了以太坊主网的4,700倍以上。
具体来说,Analog区生态下的网络节点被分为四类:Publishers,Time Nodes,Time Electors,Tesseract Nodes。其中Publishers能够向Analog网络提交时间数据;Time Nodes需要负责链上时间数据的确认,同时Time Nodes的权力大小与其所stake的代币数量相关,这一点与PoS机制类似;Time Electors则需负责将打包好的区块数据提交到链上,由于每次只能有一个节点提交区块,节点成为Time Elector的概率也与其质押的代币数量相关。此外,Time Nodes和Time Electors节点的确定还存在排名机制,排名与节点的任期时间、验证准备性、临近节点排名有关,排名靠前的节点更有可能成为Time Nodes或Time Electors节点。最后一种节点是Tesseract Nodes,该类型节点在生态中负责从外部区块链获取事件时间数据的功能,同时还需负责生态的跨链业务。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Publishers是生态中最为常见的节点类型,任何人都可以提交时间数据从而成为系统的Publisher节点;Time Nodes和Time Electors与DPoS机制中的区块验证者、提议者分别类似;Tesseract Nodes则主要与跨链有关。PoT机制达成共识共需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软投票(Soft Voting),在这一阶段内,随机选定的区块提议者(某个Time Nodes)将会打包节点所提供的时间数据,合适签名、计算VDF后广播给其他Time Nodes;随后系统进入硬投票(Hard Voting)阶段,一组通过伪随机方式选定的1,000个Time Nodes将会构成委员会,通过硬投票确认所提交的区块,投票通过后区块便会正式上链。成功确认区块的节点将会过得原生代币$ANLOG作为激励。
图:PoT共识机制图示
Analog代币经济学
2021年9月,Analog开始了链上原生代币$ANLOG的IC0。$ANLOG在链上可以用于支付网络费,通过质押获取额外收益,并且可以参与项目治理。从代币经济学角度来说,$ANLOG起到激励节点提交、打包、验证时间数据,维护网络正常运作的功能。该代币总量为13.8万亿枚,其中的38%将会分配给社区,26.8%用于私人销售,1.6%用于公开销售,19%保留给项目团队及项目的建议提供者,剩余14.6%保留在项目国库中。
图:Analog Tokenomics
基于PoT共识机制的Analog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设想在“时间就是金钱”的财务领域,Analog能够为企业提供可追溯、无需共识的完成时间记录,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资金效率;在“时间就是生命”的医疗领域,患者的医疗记录能够以事件时间形式完整储存于链上,并可通过API迅速检索,从而提高医疗系统的运作效率;在供应链领域,货物的每笔交易、每次转运都可在链上追溯,从而极大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作者:Gate.io 研究员
Edward H.
*本文仅代表观察员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内容为原创,版权为Gate.io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推荐阅读
《什么是区块链共识机制?》
《读懂以太坊发展方向:信标链PoS机制如何运行?》
《Web 3.0:区块链带来的价值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