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AI進行監管?專家建議健全法律保障和標準體系

作者:徐賜豪

來源:財聯社

‌圖片來源:由無界AI工俱生成

由OpenAI引發的AI熱潮正在持續,但AIGC相關應用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也被不法分子用於生成虛假內容,擾亂社會正常運行。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國內AI應用逐步擴大, AI相關應用也會逐步起量。針對AI濫用風險,數據安全、密碼、AI監管均是重要的技術發展方向。

日前,美亞柏科發布了新產品,可以對AI生成的視頻、圖像、文本進行檢測識別。實際上,我國相關部門一直在探索對AIGC產品和應用的法律監管。相關專家也建議,只有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推動我國AIGC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美亞柏科發布AI監管產品

5月15日,美亞柏科發布了一則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

記錄表顯示,在AI監管產品方面,公司已經發布了AI-3300“慧眼”視頻圖像鑑真工作站,可以對深度合成偽造的視頻圖像、AIGC生成視頻圖像進行監測鑑定。公司推出的AIGC檢測平台支持AIGC生成文本的檢測識別。

同時美亞柏科表示,後續公司將持續圍繞包括反生成式AI 在內的AI安全及監管領域進行研究,並根據業務需要適時佈局相關產品。

元宇宙NEWS記者致電美亞柏科方面,該公司接線人士表示,從商業模式來看,目前公司的AI安全產品主要服務的還是像公安、網信等監管部門,針對網絡上利用生成式技術進行不良信息的傳播行為識別和鑑定;此外可以針對提供生成式服務的生產商提供安全性以及合規性的評測服務。

上述接線人士坦言,目前國內大模型廠商還處在發布以及市場適用的階段,從B端這個角度來看,目前業務領域的合作還在探討中。

“隨著深度偽造技術和AIGC技術的日漸成熟,偽造相關視頻、音頻、圖像等技術門檻大幅降低,AI技術濫用風險進一步擴大,監管迫切需要加強。”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向元宇宙NEWS記者表示,AI監管工具在監測識別利用深度偽造技術和AIGC技術製作的圖片、視頻、視頻等方面有比較好的效果,可以減少技術濫用風險。

戴爾科技中國研發集團高級主管科學家李三平博士向元宇宙NEWS記者表示,從技術角度講,目前AI生成圖片、視頻已經有一些嘗試,例如穀歌將標記由其工具創建的每一個AI生成圖像。

“技術上便於識別,使用上不影響用戶。但是文字類的內容還在探索中。”李三平說道。

AI監管一直在路上

國信證券認為,隨著國內百度、360、阿里、華為、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發布或者計劃發布大模型,AI相關應用也會逐步起量。針對AI濫用風險,數據安全、密碼、AI監管均是重要的技術發展方向。

實際上我國一直以來十分重視AI的監管。

2023年1月10日,《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明确,提供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生成或者显著改变信息内容功能服务的,应当进行显著标识,避免公众混淆或者误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采用技术手段删除、篡改、隐匿相关标识。

4月11日,網信辦發布關於《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辦法》”),首次聚焦生成式AI,進一步明確法律邊界和責任主體。 《辦法》提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提供聊天和文本、圖像、聲音生成等服務的組織和個人,包括通過提供可編程接口等方式支持他人自行生成文本、圖像、聲音等的組織和個人,應當承擔該產品生成內容生產者的責任。提供者應當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預訓練數據、優化訓練數據來源的合法性負責。

“AI產業監管方面存在相關法律法規與標準體係不健全、缺乏多部門協同的自上而下的監管體系、監管技術手段落後等突出問題。”郭濤指出,政府有關部門需要盡快建立健全AIGC研發與應用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立或完善倫理審查制度和監管體系,加強對科技企業、應用場景、使用者的監管,搭建多方參與協同治理平台,推動AIGC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