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平洋國家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超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委員表示

一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證券交易委員會) 委員敦促美國採取更加積極的加密貨幣監管方式,並指出印太地區國家如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的領導力。他強調這些國家已經制定了明確的框架,促進創新的同時保護投資者,與美國不同,美國模糊的指南讓市場參與者陷入不確定性之中。

證券交易委員會委員敦促美國向印太地區的加密貨幣領導力學習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委員馬克·Uyeda 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方式與其他國家特別是印度-太平洋地區在加密貨幣和金融科技方面的做法進行了比較,於週三在香港舉行的AIMA亞太年度論壇上發表了講話。

他強調,雖然美國在數字資產的監管框架方面仍存在不明確的問題,但日本、新加坡、香港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在促進創新並保護投資者方面發揮了領導作用。Uyeda稱讚了印太地區在監管方面的先進性,表示:“我相信我們可以從印太地區的市場監管機構那裡學到很多關於如何推動這些價值和目標的知識。”

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強調,該地區的國家已制定前瞻性法規,平衡了創新需求與投資者保護。例如,香港推出了穩定幣許可制度,新加坡承諾投入1.5億美元促進金融科技,日本發佈了加密交易所監管指南,澳大利亞則有其自己的監管沙盒。

Uyeda 說:

我的印象是,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推動加密貨幣和金融科技資本形成和創新方面展示了領導力,同時促進了投資者保護。

美國監管機構強調,許多公司不得不自行應對這些不確定因素。我的觀點是,證券交易委員會應該在解決加密資產是否屬於證券的關鍵問題上做更多事情。市場參與者被迫努力分析並解讀證券交易委員會在各種已解決的執法行動和訴訟中的觀點。市場參與者表達的一個關切是,證券交易委員會在關鍵問題上沒有提供足夠的指導,例如何時需要將特定的加密發行納入證券發行的監管範圍內。

相比之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做法不夠明確,導致市場參與者對關鍵監管問題產生了不確定性,Uyeda 指出:

與印度-太平洋地區相比,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加密貨幣和相關技術的當前監管方式較為落後。

Uyeda敦促證券交易委員會借鑑印太地區的積極立場,更加透明並與加密行業接觸。他指出,印太地區的監管機構使用金融科技活動和監管沙盒作為支撐創新的例子。相比之下,美國沒有針對加密貨幣的特定註冊表格,使發行人的監管過程更加困難。Uyeda警告稱,美國不能“對加密貨幣和金融技術的增長利益和風險掩耳盜鈴”,呼籲證券交易委員會在應對這些挑戰時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431e10d4vip
· 01-12 01:49
LFG(英語:LFG)
查看原文回復0
2652231vip
· 2024-10-26 15:31
抄底 🤑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